当前,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探索能够适应本行业需求场景、解决行业核心痛点的数字化转型方案。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经济总量大,产品种类多,产业关联度高,因而对数字化转型实施的深度和广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新的能源发展形势和需求对传统发电企业提出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正在通过打造数字场景助力其在能源市场的竞争。企业数字化发展进程与转型变革正同频共振。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发展以数字技术为引领打造数字新能力,促进智能工厂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商业模式,开辟数字经济新价值和发展新空间。
工业互联网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工业体系升级、抢占工业革命先机、构筑发展新优势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报告针对加快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夯实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二是打造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平台体系;三是强化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安全保障。通过统筹推进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建设,促进融合应用走向深入。
物联网即将迎来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也将给自动化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实现路径上,物联网由感知、传输、平台、应用四大层级组成。自动化产品在物联网的各个层面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智能处理技术,都成为构建物联网的基础。基于此,工业传感器、工业无线网络技术、智能仪表、工控机以及SCADA等工业软件产品都将迎来新的市场机遇。而另一方面,传统的工业自动化系统需要在各个环节与先进物联网技术融合,工业自动化企业更是需要以物联网思维重塑商业模式,从而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引领未来发展。
虽然物联网一直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产业,是趋势所在,但其最初发展速度却并不如我们想象中迅猛。近来物联网被明确定位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无疑将推动物联网产业的深入发展。业界专家普遍认为物联网建设和发展经历了概念炒作已经开始进入到产业系统平台开发、产业应用创新中,各领域也在纷纷研究开发、探索试验,抢占物联网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工业通讯是为满足工业更为简单的连接、更便捷的工程集成、更为开放的诉求,其发展是基于用户需求不断融合、简化的过程。从最初总是与工业控制系统集成在一起的“没有存在感”,到现在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力,工业通讯的价值已日渐凸显,不仅得到了业内空前的重视,其技术本身也在不断发展、日臻完善。
随着国家智能制造战略的深入,IT与OT的融合进程加速,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桎梏于标准之争,导致自动化系统内部的横向通信、与下层现场传感和数据采集层及上层企业管理系统的纵向通信受限,无法解决的互联互通问题成为阻碍。OPC UA、TSN两大标准的发展,为面向未来的工业通信带来新的机遇。
我国正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在政策上为电子制造业精细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电子制造业也逐渐成为各地、各制造企业争相抢占的行业领域。面对“外患内忧”, 以及在行业结构性转型升级的趋势下,电子制造业增长力度已有所减缓,并亟待聚力创新、产业转型,打造差异化竞争体系。而技术水平、研发能力、资本实力较弱的企业终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通过自动化技术的赋能,将大幅提高我国复杂电子控制类产品的设计研制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推动电子制造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从而有力地支撑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达成。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包括机器人在内的高端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领域核心共性技术与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本体研发、系统集成、关键零部件生产得到充分发展,为制造业提质增效、换档升级提供了全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