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此机会,本站记者现场采访了数位与会嘉宾: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戴汝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自动化与驱动集团总裁何维克、ABB集团高级副总裁/ABB中国自动化技术部总裁安德森先生、ABB集团首席技术官特维施先生、ABB自动化过程控制部高级经理徐广新先生及ABB企业推广部经理余臻女士。同时也采访了中国首批注册自动化系统工程师代表:浙江浙大中自集成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王文海、北京和利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李相建。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
控制网:我国的大学教育信息化意义是什么?
吴启迪:国家为什么要搞信息化?全球化经济、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等一系列概念的提出,表明国家对信息化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才有一个国家信息化办公室,也就是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来抓全国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其中的一部分。现代教育要实现现代化,靠的是信息化手段,教育的创新、革新也是要靠信息化,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当然,中国也有其他的问题,比如说,地区很辽阔,地区差别也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资源不是很均衡,信息化的手段是可能解决或部分解决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的问题。东部发达地区和最好的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通过网络与西部比较贫困的地区分享,这是很重要的。信息化是一种手段,采用这手段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从而节省资源。打个比方来说,例如,在10个学校需要10个老师上课,但是通过网络,1个老师的资源可以由10个学校来分享,从这个角度讲可以节省资源。
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戴汝为
控制网:中国自动化学会的"企业自动化、信息化论坛"已经连续召开三届了,您认为此次论坛与以往相比有何不同? 控制网:那么您如何看待此次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开展的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
戴汝为:首先,学会以往的论坛比较注重学术的交流,此届论坛在注重学术交流的基础上更加重了与企业厂商的联系,在用户与企业之间建立桥梁也是学会的基本职能之一,此次大会除总论坛之外,更增加了各热点技术的分论坛,及颇具规模的展览会,更增进了厂商与用户之间的交流沟通。我认为这是我们的一大进步,另外,学会的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在此次论坛也有了一大突破,首批通过认证的自动化系统工程师将在此正式获颁证书。这也是此次论坛一件具有意义的事情。
戴汝为:以前我国主要是由人事部进行高等职称评定,也就是由国家和各企业来做这件事情,在职称平定的标准及规范上,没有社会参与,也没有同国际化的相关标准相接规,现在看来,这种职称评定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如很多私营企业的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也做了很多工作,有很高的水平,但因为企业制度不健全无法进行职称评定,而且一些企业里非工科的干部因为涉及到待遇的问题也加入了此类职称的评定,这对于工程师整体素质、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是很不利的。此次中国自动化学会做为试点单位,开展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就是一次积极的改革,我们的此项认证已经实现了与香港工程师学会的互认,今后我们还将向国际互认努力。
控制网:您能谈谈您在今天大会报告中提到的"数字城市"这个概念吗?
戴汝为:进入21世纪,特别是由于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自动化、信息化以至智能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城镇建设方面,它不仅是建筑物本身,而且对各种信息系统,如用于管理和提供服务的系统,提供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形成智能家居、智能建筑,这些构思与实践,已经成为时代的追求目标,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领跑"。在国内,青岛胶州湾工业园区的数字化建设,深圳市民大楼正在进行的智能楼宇综合集成系统的建设,这代表着全球化城市建设中的方向,目前虽然规模尚小,但其前景是有深远意义的。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自动化与驱动集团总裁何维克
控制网:西门子对此次论坛关注的原因是什么?
何维克:这次论坛应该说是中国自动化信息化行业内的一次盛会,而我们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服务于自动化的领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关注这个论坛并参加的原因,这也是我们传达我们公司信息一个很好的机会,同时的话我们也可以跟其它的教授、工程师或者其它的公司交换看法和意见。
控制网:贵公司在中国主要服务于哪些行业?此行业客户的信息化水平怎么样?
何维克: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向几乎所有的工业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像在制造自动化当中,像汽车、重工业、机床业、钢铁;像在过程自动化的领域包括石油、石化、化工、制药;在建筑自动化方面,我们向工业用户提供技术方案,同时也向民用建筑,公用建筑。
谈到这些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应该说它是一个混合的概念。一方面在中国,各方面的行业发展迅速。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劳动力相对来讲还比较便宜,还有很多劳动力生产、工人生产这样的局面。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看到有很多很高水平的自动化生产线,可以说和许多发达国家的自动化水平非常相象,一模一样。
给你一个例子,像在汽车这个行业。大家知道发动机变速箱吧。他的生产线,它是全新的生产线,没准比国外的生产线更现代化,因为它是新建的。那么在组装厂的话,可能还能看到很多工人。因为在装配车间,人力便宜的缘故,可以安排更多的工人。这就是两个情形。
这也和我们行业工程师、行业客户经理销售责任--帮助中国客户找到自动化和人力最佳的配置。
控制网:您担任此职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来西门子在本地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是否是您本人倡导的理念?未来的投资计划?
何维克:应该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我们有已经建立本地化的合作合资生产工厂,在可编程控制器、自控和驱动、电机都有工厂。这方面应该说已经很强了;另一方面在低压电气方面,我们正在加强我们的努力,这也是近期的一个重点。像我们刚和上海GE低压电气公司签署了投资的合同,这方面就是这样一个方式;在过程自动化领域,我们要继续保持连年翻番增长的局面。
关键点就是我们能够向客户提供客户化的解决方案,所以说毫无疑问要继续向中国投资。
控制网:中国市场在贵公司的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如何?
何维克:应该说美国和中国是两个比较重要的海外市场,在德国的话占有相当高的市场份额。在总部、慕尼黑、纽伦堡,都比较关注在中国的发展。
在上个财年结束,这个财年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设定了一个宏伟的目标,也就是在四年当中使我们的业务增长一倍,翻番。应该说我们现在增长良好,也许能够早于预期时间完成这个目标。
控制网:西门子作为一个自动化业界的知名公司,一直是自动化技术的领导者,那么您是否能就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发表一下您的见解?
何维克:对于我们的用户企业来讲,非常重要的就是提高他的企业竞争力。而他越早在产品设计的最初阶段到在生产的工艺流程方方面面能够介入自动化的手段进行规划、手段、仿真以及现场的连线的控制,这就能缩短他的产品生产时间,提高他的效率,因为产品早一天上市,早一天赚钱,这对企业来讲是很重要的。所以自动化技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ABB集团高级副总裁/ABB中国自动化技术部总裁安德森先生、ABB集团首席技术官特维施先生、ABB自动化过程控制部高级经理徐广新先生及ABB企业推广部经理余臻女士在出席此次论坛当天本刊记者对其进行了独家专访。
控制网:ABB集团希望通过参与此次技术论坛和展会向广大用户传递的信息是什么?
ABB自动化产品及系统在技术层面是非常先进的,代表国际最高水准的产品和技术,对用户来说用户界面是非常友好的,有很多设备和产品都是即插即用型的,而且充分考虑了中国市场的一些因素,这是我们想传达的一个首要信息;其次,我们想通过这一类的自动化技术和产品,在为客户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致力于为客户节约能源,达到节电节能的功效,因为在这方面,ABB觉得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资源和节能节效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ABB在这方面已经拥有了非常成熟的产品和技术,在节能节电方面,以往的报道多偏重宣传空调的节能、家用电器的节能等,我们认为在工业领域的节能潜力更为巨大,仅去年上海的工业用电就达全市用电量的62.6%,今年如果上海仍然持续高温,我们将利用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如变频器、高效能的工业马达等来支持工业用户节省能源,节省电力,进而对电荒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控制网:ABB集团目前在中国主要的服务领域?相应的措施有哪些?对中国用户的自动化水平的评价? 今年年初,ABB在上海和北京正式成立了ABB中国研发机构,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三个方面:电力电网的安全可靠;在提高电能效益方面,ABB大力投入了对高效能电机、变频器等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为广大的中国用户在生产流程当中增效、节能提供保障;第三是在生产制造领域:3月份我们在上海成立了机器人研发中心生产机器人产品,并已正式下线。 中国的市场是一个符合的市场,有采用很高端的世界级自动化技术和产品的企业,也有些企业处于起步阶段,自动化程度相对比较低,尤其是我们关注到在能源效益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和发展空间,ABB在加入我们多年来各个行业的经验和知识,在产品和系统这两方面都做了充分的结合,将对我们整体工业领域的客户提高生产效率和节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方面都会使用户都会得到大大的裨益。 控制网:未来ABB集团在服务领域方面的拓展方向有何计划? 控制网:中国市场在贵公司涉足的海外市场中的地位如何?未来在中国有什么样的投资计划? 控制网:ABB做为一个自动化业内的知名公司,一直走在自动化技术的前沿,请您们谈谈对于自动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我们重点的发展领域,为工业电力用户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提供运行可靠的设备、技术是我们比较关注的,去年在这一方面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达十亿美元。
我们会双管齐下,在目前已经广泛深入的领域会进一步努力,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横向上则会在我们有潜力、有能力覆盖到的领域进一步加强工作,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当然,这需要对ABB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有着相当清晰的定义,即使横向扩展也不会涉足完全不相关的一些领域和服务,不同于以往的大量合并和收购的方法,我们还是会专注我们优势的技术和产品,更好为客户服务。
中国市场是ABB集团海外的第三大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未来我们会继续增加在华投资,到2008年计划投资1亿美元。同时会相应增加人员和设备,以及建立工厂等来配合这样的一个投资计划。
目前传统的自动化产品已经实现了部分智能化,如自动报修。在此基础上,如何处理因此产生的大量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地分类、汇总、分析,以便做出实时的反映。因为不同人员需要不同层级的数据信息,如维护人员需要掌握他所管辖范围内设备的维修和故障信息,而高级管理者则需要了解工厂所有设备的运行状况,如何在设备和产品已经达到智能化同时,将反馈的信息做更好的归类和输送,这一问题将成为未来自动化技术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王文海 李相建
控制网:您作为首批通过认证的自动化系统工程师有何感受? 王文海:①是大势所趋,以前传统的职称评定方式并不适合当今较活跃的自动化市场,因为有很多集成商、工程公司以及国外企业的工程师无法得到一个权威的认证来证明其能力,这样对一个工程师的资格及能力确乏一个比较公平的评价,而ASEA解决了国内的这个问题,同时也为与国际接轨打通了道路。 控制网:您个人认为ASEA与通常的工程师资格评定有何不同? 王文海:ASE与以前工程师认证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知识更新比较快,通过认证可以保持对知识的新鲜度。例如,以前只要你评上工程师了,以后就都是工程师,是一种终身制;评高工必须要有一定的资力才能评上,这些都不利于鼓励公平竞争,包括人才的成长。
李相建:首先,很高兴我们国家开始举办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认证工作,这标志着我们国家自动化行业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这件事情意义很大,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不仅要求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工程技术人员也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而自动化系统注册工程师正好满足国家以及世界形势的要求。我作为首批通过自动化系统工程师感到很荣幸,同时也感觉一种压力,即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体现出一个注册ASE在自动化行业中所起的作用,如何给未来的注册ASE启个好的带头作用。
其次,自动化行业发展迅速,我们注册ASE是这个行业的排头兵,,既要继续丰富现场工作经验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给未来注册ASE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②自动化本身是一门应用科学,对于新兴的品牌和企业需要一个权威的机构,能够来承认。当与客户交流时,如果没有相关的认证,只能和客户谈业绩,客户就会认为你过分注重业绩,因此除了业绩以外,客户对你的能力、技术及其他评价往往缺乏认识。通过ASEA是对一个工程师能力的评定。还有,对产品的认证、系统的认证也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我觉得这样才能使竞争更加公平,同时也鼓励一些新事物的发展,使整个自动化市场做得更好。
李相建:通常的工程师评定与ASEA差别比较大,主要表现在考核方式和标准不同,通常的工程师资格评定没有从事的专业限制,在行政岗位的人员也可以参加工程师的资格评定,认定后的工程师水平与实际差别比较大,而且所起的作用不同,而我们ASEA要求必须正在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才有资格参加评定,所得资格认证也是为这个行业服务的。
控制网:您对中国自动化学会开展的此项认证工作还有何意见或建议?
李相建:针对我们刚刚成立的注册工程师,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A、 加强相同行业之间的注册工程师横向联系,进行技术交流,彼此互相促进。
B、 将注册工程师的个人信息资料共享,便于联络及技术探讨。
C、 组织工程师参加一些自动化行业的专题讨论会,解决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D、 加强纵向联系,由行业专家对注册工程师进行理论培训与指导,让工程师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将新技术得到充分应用。
E、 制定工程师评定教材以及评定详细标准。
王文海:ASE与以前工程师认证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知识更新比较快,通过认证可以保持对知识的新鲜度。例如,以前只要你评上工程师了,以后就都是工程师,是一种终身制;评高工必须要有一定的资力才能评上,这些都不利于鼓励公平竞争,包括人才的成长。我刚加入中国自动化学会,同时也是自动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委员,深感评定工作开展起来确实很困难,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到这种程度实属不易。因为这是首届,所以还存在有许多问题,希望广大工程师能够宽容,给我们时间去逐步完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