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8年开始,利德华福人通过一年开发、一年开局试验、一年市场考验,研发生产了适合国内电网特性,符合国内用户使用习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ARSVERT-A系列高压变频调速系统。该产品2000年投入国内市场后,陆续在市政供水、电力、冶金、水泥、石油化工、煤炭等行业上应用,以其优异的产品性价比和周到的服务,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截止到目前,利德华福高压变频器销售量已突破7000套。
近几年来,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按照市场经济规模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已经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较雄厚的企业或集团,生产集中度显著提高。随着微电子、计算机、网络及综合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智能仪表将迎来大发展。其中智能表作为子行业之一,随着物联网、智能电网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各工业企业通过标准化的产能和规模扩张而取得发展的时代正在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基于差异化的效率、质量、安全以及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此时,越来越多的自动化厂商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客户的认可,必须更紧密地关注客户的需求,关注对客户的服务。自动化市场已经从单纯的产品竞争时代步入全面的服务竞争时代。
目前我国食品装备大部分以单机控制为主,应用PLC和工控机、DCS及现场总线技术的不到设备总数的10%。食品和包装生产线以机械传动为主,控制驱动技术的综合应用水平低。在自动化技术方面,我国的食品机械工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较为明显。驱动控制、检测传感、网络控制与遥操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应用得少。
2006年,西门子与化工大学联合创办了"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控制仿真挑战赛,该项赛事已成功举办5届,2012年,其正式更名为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和中国系统仿真学会联合主办。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业务领域工业自动化集团总经理王海滨眼中,此次更名是一个新的起点, “我们沿袭了以往竞赛一些很好的传统,同时在组织结构、竞赛内容、考核方式上做了很大的调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全新的竞赛。”
为了让广大的中国客户认同西门子产品的潜力增值空间,看清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王海滨提出的业务模式可以灵活地应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他认为,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动态变化之中,西门子所提供的成本构成模式与客户需求的成功契合才是合作的开端,从而使合作双方有机会在竞争中找到合适的定位去发展。满足产品由欧洲市场转入中国市场来销售所带来对功能上准确定位的要求在经济型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冶赛迪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冶集团(MCC)旗下中冶赛迪集团(CISDI)的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电气自动化业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5月29日,中冶赛迪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迪电气)揭牌仪式在其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总部隆重举行。事实上,赛迪电气早于2007年12月5日已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而此次揭牌仪式无疑将成为其发展历程的一个新起点——为进一步适应市场需要,更专注在电气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化发展,中冶赛迪电气和原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事业部整合成为新的中冶赛迪电气公司,完成整合后,公司经营规模大幅提高,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下设重庆分公司和上海分公司。
2012年6月4日~7日,第十七届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在北京举办,作为焊接工艺的重要操手,多家厂商的机器人纷纷登台亮相,同台竞技。
2012年5月,ABB和瑞士领先的信息和通讯技术(ITC)服务商Green公司成功合作,Green公司基于直流电技术的全新西苏黎世数据中心扩建项目正式投入使用。性能测试表明,Green公司新直流配电系统比传统交流配电技术提高能效10%。此外,该系统的投资成本比交流配电系统降低约15%。 这是全球迄今为止第一个以直流电源作为互补技术应用于数据中心的案例,这或许将成为全球数据中心配电系统由交流供电走向“直流供电时代”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