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韦尔处于这场技术革新的前沿,可以提供新一代自动化技 术基础和能力,并深谙如石油炼化、造纸、采矿等工业背后的 技术细节、工艺知识和运营逻辑,从而帮助类似工厂提高可靠 性和效率、改善收益和利润率并降低风险。
未来的中控将深入挖掘流程工业领域的用户需求,持续助力企业智能化升级的每一步。为用户打造从方案设计、产品开发到方案实施一条龙服务,赋能用户,推动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让一个个高效、节能、安全、绿色的智能工厂不断崛起。
如今中国经济正从增量阶段转向存量阶段,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存量时代下,城市更新成为主流行业趋势,不动产的精细化管理与运营成为行业价值提升的新方向。
e2v原是一家英国上市公司,成立于1947年。2016年12月,Teledyne以6.27亿英镑(约合7.89亿美元)现金收购e2v,并正式更名为Teledyne e2v,致力图像传感器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Teledyne e2v提供高性能图像传感器、定制化的摄像头解决方案,为机器视觉行业领导者提供异于普通产品的超高级定制化服务。此外,Teledyne e2v还为宇宙和天文研究提供太空认证的高性能图像传感器,为医疗、工业和国防应用提供高可靠性的射频发电组件和子系统。Teledyne e2v专业影像部门亚太区副总裁张耀强表示,Teledyne e2v公司在机器视觉领域实现众多成功应用,线阵相机的使用大大提升了印刷、烟草、面板等行业的检测效率和质量,其图像传感器为工业扫码行业提供先进机器视觉解决方案,提升了行业的图像质量和工作效率。
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很多用户都面临着部署机器视觉方案、实现精益高效生产的迫切需求。但是大多客户并不了解机器视觉技术,只希望通过其解决自身问题。因此,对于提供机器视觉产品及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而言,如何将视觉技术化繁为简,让这项技术变得更加简单易用、更加“傻瓜化”,让各行各业的广大用户能够快速接受,是机器视觉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实现大规模快速部署的关键要素之一。正如邦纳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技术应用及视觉产品总监李根良所言,在机器视觉新产品研发中,邦纳一直在追求产品的易用性,即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视觉产品操作和使用的复杂性。“让视觉简单化”就是邦纳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实现“中国制造2025”,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随着智能制造的愈演愈烈,市场对于机器视觉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多。从物件/条码辨识、产品检测、外观尺寸量测到机械手臂/传动设备定位,都是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可以发挥的舞台。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导企业,台达在10余年前即开始涉足机器视觉领域,目前已经拥有丰富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各行各业的用户。借此次专题之机,本刊记者特别采访到了台达-中达电通机电事业部机器视觉产品项目经理王风路,深度解读台达机器视觉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及助力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之路。
工业互联网,互联网的下半场,有着与消费互联网不同的特点,需要满足企业应用的高安全性、超可靠、低时延、大连接和个性化的要求。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和核心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融合起来。可以帮助制造业拉长产业链,形成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互联互通,从而提高效率,推动整个制造服务体系智能化。并且有利于推动制造业融通发展,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跨越发展,使工业经济各种要素资源能够高效共享。
智能化时代,一个万物感知、万物智联的新世界正在重构。数字互联和智能电气的相互融合催生全球能源转型和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传统产业模式和格局正在因技术革新而重新定义,单一的线性产业链也即将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高效的数字生态系统。2019年11月29日,ABB全球第一个开放创新中心在深圳盛大启幕,该中心定位于全球协作和创新,ABB(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ABB中国电气事业部负责人赵永占表示:“该开放创新中心将打破ABB在智能建筑领域的传统商业模式,致力与第三方合作伙伴协同研发,积极融合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中的智能互联技术,更快速地响应中国市场需求,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安全、智慧和可持续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
工业控制计算机是服务于特定行业具有特殊功能的计算机,具有计算机属性和特征,由主板、CPU、硬盘、内存、外设及各类接口等组成,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有特定的操作系统、网络硬件、处理能力、友好的人机界面。工控机产品因其技术的特殊性,能为各行业系统提供稳定、可靠、嵌入式、智能化的工业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