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专家聚焦高油价下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 点击数:711     发布时间:2008-10-12 09:54:00
  • 分享到:
关键词:
    近期国际能源战略、国际油价高位震荡等话题,一直为国内外能源专家所关注。10月4日至5日,第三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高油价下的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李德水在谈到当前油价与对策时说,中国在2007年煤炭消费量占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41.3%的状况下,仍是世界排名靠前的石油消费国,这确实值得认真地反思。李德水指出,我们必须下最大的决心控制石油的消费。在这方面我们的潜力是很大的。我们在努力勘探开发石油资源和积极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同时,必须把节油降耗提到战略的高度,通过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把石油消费量较大幅度地降下来,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童晓光介绍了对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童晓光说,21世纪是能源多元化的时代。估计整个21世纪都是多种能源并存,既有矿物能源,也有非矿物能源。大概在2050年左右,其他能源可能会超过化石能源。所以,在2050年以前这半个世纪仍然是化石能源占主体。童晓光算了一笔账:假定世界的常规石油产量按年1%的速度增长、非常规油按照8.0%的速度增长,如果不考虑现在的石油出口国自身对能源需求的增长,那么今后全球石油可供贸易的量一共就只有3.5亿吨。这就是全球石油可能交易量的“顶板”。为此,童晓光建议首先要节能。

  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助理褚玦海认为,现在的国际原油价格不能完全反映亚洲或者中国的精确现货市场价格和短期之内的价格。现在亚洲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经济总量和贸易贸易额都很大,经济互补性也非常强,除了北美、欧洲,亚洲地区应该产生一个重要的、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能源、石油的定价中心。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郝鸿毅认为,未来二三十年,传统的三大化石能源仍将是全球的主要能源,但是油气尤其是石油所占的比例将会逐渐开始下降。经过综合分析,2010年到2026年全球将步入石油产量的高峰平台期。因此,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无论是中国的石油公司还是外国的石油公司,无论是国家石油公司还是跨国石油公司,下一步发展中,应该着重考虑如何建设综合性、国际化能源公司的问题。

  论坛上,其他专家学者还分别从中国新能源开发与节能减排、国际油价走势分析、石油公司国际化经营中的挑战与应变措施以及中国在深水油气开发与全球石油市场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角度对中国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