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中石化集团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知情人士透露,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加强在上海化工区的一个炼油一体化项目合作。该一体化项目首先是推进中石化的1200万吨级炼油设施建设。如实施顺利,中石化在上海将拥有三家炼油企业,总产能接近4000万吨。
据了解,此次炼化一体化项目可能是中石化控股,目前尚没有确定项目最终合作方,因此也还存在变数。另外,双方也在等待国家发改委的批复。
在上海的落子,是继福建炼油一体化项目、青岛大炼油项目后,中石化再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进行的一次跨地域合作。目前,中石化在上海已建立高桥石化、上海石化的东、西两个主要炼油基地。其中高桥石化的炼油加工能力是1130万吨,上海石化2007年的原油加工量是893.84万吨。上海石化董事会秘书张经明昨天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公司原油加工量约是1020万吨,一次原油加工能力未来将是1400万吨。
中石化集团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想参与上海大型石化项目的不仅中石化一家,框架协议的签订有利于政府和企业之间进一步确定合作关系。中石化内部另一位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签订的项目具体管理方将是高桥石化。
另外,上述框架协议也提到了上海石化乙烯扩建项目。今年7月,发改委已通知中石化,批准上海石化将1号15万吨乙烯装置易地改造至60万吨,并配套建设30万吨聚丙烯、38万吨乙二醇等深加工装置及公用工程设施。张经明表示,该项目的申请是在3年前,现在将根据市场和化工周期作出新的安排。
落户上海化工区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及上海石化乙烯扩建改造等项目将进一步体现产业集聚效应,一方面可直接向中石化在上海化工区的另一个大型合资乙烯项目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上海赛科”)提供原料石脑油,同时也能保证上海油品供应。
就产量来说,上海目前汽油年总产量可达250万吨(高桥石化180万吨,上海石化70万吨),柴油年总产量620万吨(高桥石化340万吨,上海石化280万吨),基本满足当地需求,但由于中石化主要产销方式是当地生产、经集团销售系统整体配送和经销,因此上海炼油基地并不完全直供本地,而是向华东乃至全国供应。上海新炼油设施的兴建,有望长远保障全国油品需求。
中金公司预计,2008年和2009年我国原油消费分别增长6%和5.6%,相当于45万桶/日,由此推算2008年原油消费将达3.85亿吨,2009年将达4.07亿吨。目前我国还在兴建和扩建一系列炼油项目,有消息称,到2010年全国将建成21个大炼油项目,加工能力超过2.4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