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震网”病毒敲响自动化系统安全警钟
  • 点击数:712     发布时间:2012-06-12 16:56:00
  • 分享到:
中国自有品牌自动化软件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国产软件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国外品牌,尤其在对新出现的IT技术、通信技术等的采用与应用方面,有着很强的后发优势。此次的“震网”(Stuxnet)病毒事件为自动化软件行业敲响了警钟。
关键词:

   文章来源:北京九思易自动化软件有限公司

   我们应该引以为戒,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使软件更适合本土需要,同时,让产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近日,伊朗境内的诸多工业企业遭遇了一种极为特殊的电脑病毒袭击。知情人士称,这种代号为“震网”(Stuxnet)的“电脑蠕虫”侵入了工厂企业的控制系统,并有可能取得对一系列核心生产设备,尤其是发电企业的关键控制权。广受西方关注的布舍尔核电站也是“震网”蠕虫的重点“关照对象”。

   “震网”(Stuxnet)是一种计算机蠕虫病毒。与以往发现的大部分计算机病毒的一大区别是,它会潜伏在USB接口中传播,毋须链接互联网便可在工厂内部计算机系统之间穿行。

   这并不是首家遭受“震网”(Stuxnet)袭击的企业。白俄罗斯一家安全公司在今年6月首先发现“震网”(Stuxnet),其后许多计算机专家加入追踪,他们认为,这种电脑病毒可能自去年就开始传播。据全球最大网络保安公司Symantec初步研究,近60%的感染发生在伊朗,其次为印尼(约20%)和印度(约10%), 阿塞拜疆、美国与巴基斯坦等地亦有小量个案。

   计算机安全专家在对“震网”(Stuxnet)病毒进行了深入分析后发现,这可能是全球第一种投入实战的“网络武器”。新病毒采取了多种先进技术,具有极强的隐身和破坏力。只要电脑操作员将被病毒感染的U盘插入USB接口,这种病毒就会在不需要任何操作的情况下,取得工业用电脑系统控制权。

   自动化软件被誉为自动化系统的“灵魂”,目前“震网”(Stuxnet)病毒对伊朗核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破坏,其切入口就是系统的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俗称上位监控软件。

   该病毒可通过U盘传播,自动识别攻击对象,具有极强的隐身和破坏能力,可以自动取得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权限,从而窃取保密信息、破坏系统运行,甚至控制系统的运行等。

   “震网”(Stuxnet)病毒的出现和传播,威胁的不仅仅是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而且使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一旦水利、核电、交通、石化及钢铁等大型国家项目和工程遭受到类似于“震网”(Stuxnet)这样的病毒袭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伊朗工业的遭遇为我们敲响警钟,为防止和减轻类似“震网”(Stuxnet)病毒对自动化系统的破坏,提高系统安全性,尤其提高关系到国家战略和安全的大型项目安全,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首先在关系到国计民生与国家安全的重大项目中,对自动化系统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尤其应该加大对国有自主研发产品的重视。许多国家对引进国外产品带来的国家安全隐患都十分重视,比如印度对中国某电信设备提供商进入其市场设置种种阻力。

   其次,在同类项目中,可以分别采用不同品牌、不同技术,“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以分散风险。虽然采用同一品牌和技术可以降低成本,且有利于技术升级和管理维护,但在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项目上,应在一定程度上采取多种技术的策略。

   再者,自动化系统的大型化、网络化、复杂化趋势,为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组态软件研发厂商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研发出符合市场要求、满足客户需求的安全可靠的软件产品。

   中国自有品牌自动化软件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国产软件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国外品牌,尤其在对新出现的IT技术、通信技术等的采用与应用方面,有着很强的后发优势。此次的“震网”(Stuxnet)病毒事件为自动化软件行业敲响了警钟。作为国内软件供应商,我们应该引以为戒,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使软件更适合本土需要;同时,让产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从容应对大型系统、复杂系统及特殊领域的自动化系统面临的安全性考验。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