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到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从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到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一条条特高压“巨龙”正在中华大地上蜿蜒崛起。伴随着特高压工程建设的推进,另一场技术革命也在悄然孕育中。
“输变电施工技术创新工作是一场技术革命。”在特高压工程建设重大施工装备技术方案审定会上,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郑宝森这样评价特高压重大施工装备的创新与研究。他指出,开展特高压重大施工装备创新与研究工作,有利于实现一流装备技术、一流安全水平、一流建设质量、一流管理水平,对增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电网建设能力、提升重大施工装备技术水平、适应特高压工程大规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着建设世界一流电网的奋斗目标,早在4月11日召开的特高压工程建设重大施工装备创新与研究专题会议上,公司就提出开展特高压重大施工装备研究要瞄准世界一流目标,研制一流装备的要求。世界一流,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位科研人员都倍感压力,丝毫不敢懈怠。
然而,仅仅两个多月之后,针对专用塔式起重机、轻小型吊装设备、履带式运输车、轮胎式运输车、重型货运索道5大类、13种型号重大施工装备的系列化研究成果已通过审定,技术方案基本成型。
研究成果针对特高压工程铁塔高、单件塔材重、运输地形条件差、组塔难度大等特点,形成功能适用的专业化重大施工装备设计方案及配套技术文件。这些施工装备可全面适应各类地形条件下的物料运输和组塔需要。
研究成果注重优化装备资源配置,突出专用化使用功能和尽可能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形成了施工装备系列化配置原则。每一类施工装备都配备多个不同型号,用以满足差异化的施工需求。
研究成果改变了以往施工装备研究单一施工工况的研发思路,形成了成套化施工技术方案。通过系列施工装备协调配合,特高压工程将实现装备运输、塔材运输、铁塔组立、装备转场等工序的有效衔接,有了从运输到组塔的系列化解决方案。
特高压工程建设重大施工装备的革新,使施工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装备密集型的转变,有利于降低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减少高空作业工作量,实现人身安全、工程安全,符合国际趋势和社会发展需求。
专用塔式起重机
适用范围:针对特高压钢管塔塔材重、塔身高、就位难度大、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风险大特点设计,综合考虑塔机重量、可操控性、施工效率、场地占用等因素
亮点:全过程施工效率更高,塔机运输、组装、拆卸工作量最小
型号:4个
专用塔式起重机针对特高压钢管塔塔材重、塔身高、就位难度大、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风险大的特点,综合考虑塔机重量、可操控性、施工效率、场地占用等因素,开展专业化设计,更好满足组塔要求。
专用塔机设计追求塔机组立、塔机组塔、塔机拆卸全过程施工效率更高;在完成同样一基铁塔组立施工时,专用塔机被运输、组装、拆卸工作量更小,可以极大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专用塔机结构型式为单动臂上回转结构,具有受力简单、空间利用率高、操控简单、变幅灵活、穿绳方便、辅助工作少、吊装杆件无需对称布置、场地占用小等优点。顶升方式为下顶升,相比上顶升,人员在地面操作,减少了高空作业施工难度,安全性高、操作方便。为提高操控便捷性,减少司机登塔工作量,确定操作室地面布置。为实现环保、轻便和可重复利用,提高施工效率,选用装配式基础。配备完善的电气、过载、位置、幅度、风速等安全控制保护系统,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高。为确保组塔作业安全,提高吊装效率,在塔机关键部位配置摄像头,实现施工安全监控可视化。为提高吊装效率,减少塔机总重,降低造价,选用智能平衡系统,在吊重过程中,可实现起升、回转、变幅三维同时动作。
针对各类铁塔组立需要,研究确定4个型号专用塔机,形成系列化组塔装备。第1型号最大起重量2.5吨、起重力矩50吨米、最大起升高度150米、整机重量42吨、支撑截面800毫米×800毫米,满足特高压一般线路51%左右的铁塔组立;第2型号最大起重量3.2吨、起重力矩70吨米、最大起升高度150米、整机重量50吨、支撑截面1000毫米×1000毫米,满足特高压一般线路75%左右的铁塔组立;第3型号最大起重量6.5吨、起重力矩156吨米、最大起升高度150米、整机重量81吨、支撑截面1800毫米×1800毫米,满足特高压一般线路100%的铁塔组立;第4型号最大起重量11吨、起重力矩385吨米、最大起升高度290米、整机重量210吨、支撑截面2200毫米×2200毫米,满足特高压大跨越铁塔组立。
轻小型吊装设备
适用范围:满足港口码头、水区泥沼、丘陵山地等多种地形使用
亮点: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灵活高效
型号:2个
轻小型吊装设备满足港口码头、水区泥沼、丘陵山地等多种地形使用,尤其适合其他大型起重装备无法到达地区,可减少对大型起重设备的占用,提高施工经济适用性,满足物料装卸和塔机安装、拆卸等作业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灵活高效等优点。
为充分利用送变电公司现有抱杆资源,提高技术经济性,确定以桅杆为主体支撑结构;为最大限度减少运输重量,提高安装便捷性,采用可拆分组装式底座;为提高适用性,回转机构采用电力驱动和人力回转两种方案;为确保回转和起吊安全,设置了人工刹车装置和固定限位装置。
根据不同场合物料装卸和塔机组立需要,研究确定2个型号轻小型吊装设备,形成系列化吊装装备。第1型号额定载重量5吨,桅杆最大高度24米,吊臂最大长度17米,满足99%塔材装卸需要;第2型号额定载重7吨,桅杆最大高度38米,吊臂最大长度26米,满足100%塔材装卸需要,也用于专用塔机基本段安装和塔腿吊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