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油价多米诺 "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呼声渐响
  • 点击数:579     发布时间:2008-11-15 13:43:39
  • 分享到:
关键词:
    为消化库存、尽早分享国际油价暴跌带来的高利润,地炼抢先启动价格战,两大集团尾随其后,走私成品油开始扩散,“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呼声渐响

  “为了消减库存,从奥运过后,我就没有一天消停过,天天出差。”老孙揉着太阳穴无奈摇摇头,“和过去完全不同了,几年前,为了获得成品油,那些商家恨不得把我家门槛踏平。”老孙是山东东营某地方炼油企业(俗称“地炼”)的销售副总。

  有信息显示,为了消减库存,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在内的成品油销售企业都在降价,个别地方的降幅甚至达到0.6元/升。

  “随着国际油价的暴跌,从理论上讲,国内各炼油厂的生产都进入了盈利区间;然而,由于奥运前的保供及商家囤油,使得炼油厂和成品油销售企业的库存都处在高位,为了消化库存,尽早享受国际油价暴跌带来的高利润,各方都开始大幅降价,连两大集团也不得不跟随。”东方油气网副总经理钟健说。

  11月12日,纽交所NYMEX原油价格跌破60美元/桶,至58.32美元/桶,距7月中旬创下的历史高点147美元/桶,已有了近90美元的跌幅。

  与此同时,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价格战,也步入全面降价阶段。

  地炼启动“价格战”

  近20年的供销工作经历,使老孙在成品油圈里拥有十分丰富的人脉资源。

  据他介绍,2003年之后,由于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长期倒挂,“囤油待涨”成了圈里人所共知的秘密。此间,中石油、中石化也加强了终端网点的销售,而减小了面向民营企业的批发供应量,这更使得地炼企业成为各方都积极争取的香饽饽。

  然而,地炼这种美好的感觉自奥运会后突然消失了,成品油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先是国际油价从147美元的高位开始跳水,并导致民营油商拼命向社会抛售库存;其后,两大集团又宣布为了释放奥运前的保供油而减少甚至停止面向地炼企业的外采量(奥运前为了保证社会供给,两大集团旗下销售公司每月都向地炼企业采购部分成品油)。”老孙回忆说。

  社会供给的突然增加,打破了过去“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国际油价长达4个月的跳水,更导致国际油价较国内低出很多。在部分地区,走私成品油已开始扩散。

  “为了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炼油企业和成品油销售单位不得不迅速降价出货,甚至是赔本销售。”钟健说,“其实,很多库存是奥运前生产或采购的,成本较现在高出太多,但只有尽早消化这些库存,才能采购低价的原油和成品油,享受目前每吨几千元的销售利润。”

  在北京,从10月中旬起,就有多家民营加油站开始降价促销:以北京腾远兴业加油站为例,93号汽油目前社会普通零售价是每升6.37元,而该加油站售价为每升5.8元;普通零售价每升6.78元的97号汽油,该加油站售价为每升6.4元。

  “更可怕的是,现在,一些地方的走私柴油价格仅在5000元/吨上下,较批发价还低1000元,这就意味着,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短期内不可能停止其降价行为。至于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成品油中准价,已形同虚设了。”老孙说。

  两大集团的动作

  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的动作更具风向标意义。其不仅是国内成品油的主要供应者,在全国8万多家加油站中,也拥有半数以上。

  10月时,中石油和中石化,仅仅在个别加油站进行了有限的降价,以应对竞争。

  “它们有它们的难处,近几年,油价倒挂使得两大集团亏损严重,不得不照顾一下他们的利益。”一位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再说,究竟是现在推出成品油定价改革方案,还是等着燃油税一起做,还没最终确定。”

  据他介绍,当时,两大集团只是在城郊小站进行微幅的降价以应对社会加油站的竞争,“5分、1毛而已”,而其他加油站则仍维持政府规定的指导价。“他们(两大集团)认为,社会供应的主渠道在自己手中,旗下的炼油厂所生产的成品油,80%以上也都由其自营加油站销售,因此,降价潮并不会对其产生大的影响。”

  然而,11月以来,社会加油站降价风潮的日益猛烈,中石油和中石化也不得不认真应对。

  “现在,销售几乎成为他们的软肋,虽然也曾试图压缩产量和外采量从自身方面缓解库存压力,但下游销售始终乏力。”知情人士转述中石化相关人士说法称,“中石化这个月下的计划是950万吨的总量,但从目前的进度看,预计实际能完成900万吨已经很不错了,因此,仅从减产等自身方面出发降低库存,只是主观的想法,最终还是需要客观上加大销售力度才能有效缓解库存压力”。

  为此,中石化和中石油也开始放弃一直坚持的政府指导价,在昆明、杭州等降价风潮猛烈的地区,其加油站开始全面降价0.05元-0.3元/升。

  一位中石化浙江公司官员表示,“降价后,销量明显提升”。

  改革的时机

  面对这股降价风潮,国家发改委等相关机构始终缄口不言。

  但随着中石油、中石化也开始降价,政府指导价已显出不适应性,石油业内对于出台“成品油定价改革机制”的声音渐渐洪亮起来。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国家发改委应借此时机抓紧成品油定价方案的改革出台,尽早使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价格在某种程度上的接轨,甚至是直接接轨。

  在他看来,10年前,国际油价低于国内价格,大量走私到国内的成品油,抢占了两大集团的市场份额;近10年来,由于国内油价低于国际价格,政府又不得不出台补贴政策弥补炼油企业的巨额亏损。

  “如果能和国际价格接轨,这两种尴尬的境况就可以避免。11日,政府已明确提出‘要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理顺石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也许这个月内,成品油定价改革方案就会公布。”他最后说,“其实,这是水到渠成的事。”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