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教授呼吁中美光伏产业加强合作
  • 点击数:621     发布时间:2013-01-15 18:11:32
  • 分享到:
日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帏同50多位与会者一同探讨了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崛起的历程,分析了中美光伏产业的贸易现状及贸易摩擦问题,并呼吁中美两国在该领域以互惠互利
关键词:

日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帏同50多位与会者一同探讨了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崛起的历程,分析了中美光伏产业的贸易现状及贸易摩擦问题,并呼吁中美两国在该领域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加强合作。

随着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重,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替代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对于全球能耗最高的美国和中国来说,这个问题尤为迫切。张帏回顾了中国光伏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他指出,10多年前,几乎无人想象到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会有朝一日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依据传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中国的光伏产业也许并不应当存在,更不要说成为全球第一的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国。即使在中国超过日本和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国的2007年,中国似乎依然缺少在这一领域成功的关键要素,如国内需求市场仍然很小、主要的生产原材料严重依靠进口、中国光伏产业缺乏核心技术。

张帏表示,根据其与合作者的深入研究提出,中国企业家的创新是中国光伏产业崛起的关键原因,表现在市场高度不确定性的探索性创业和在市场不确定性明显下降后的开发性创业:中国创业企业家在10多年前太阳能光伏市场不确定性很高,政府也没有相应的产业政策时,就大胆创业创新,成功建成光伏电池商业化生产线,生产出国际水平的光伏电池,通过中国西部光明工程作为最初的市场,验证了其产品的实用性,然后很快进入国际市场;200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颁布后,海外(欧洲)光伏市场开始快速增长,更多的中国创业企业进入光伏领域,中国光伏企业杠杠发挥中国其它制造业的集群优势,集成全球的技术和人力资源,吸引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并抓住海外公开上市的机会之窗,发展本地化的产业生态体系和国际网络,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了快速大规模化生产和降低成本,为中国今天在太阳能光伏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2010年,中国销售额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均为民营创业企业,并且均在美国上市。张帏谈到,在麻省理工学院访问期间,经过认真研究,发现美国能源部下属的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ERL)2011年年底发布的中美光伏产业制造成本分析报告中的对中国光伏企业制造成本计算部分存在重大错误及误导。该报告推断,如果把运输成本考虑在内,中国出口美国市场的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成本高于美国国内市场产品成本,这成了美方对中国光伏产业双反诉讼的重要新借口。张帏指出,由于中国光伏产业突破首先在光伏电池,对美出口光伏组件的中国主要光伏企业均自己生产光伏电池。根据NERL的该报告,中国企业晶硅光伏电池成本相对于美国优势为每瓦峰值0.16美元,而光伏电池是光伏组件的最重要的原材料,因此,即使不考虑其它成本优势、并扣除运输成本,中国企业出口美国市场的晶硅光伏组件的成本优势也有每瓦峰值0.11美元。

张帏已经向美方相关机构及时指出这个重大错误,NERL已对此进行了重要修正。张帏希望这些研究和交流能够促进中美在光伏产业方面的合作而不是对抗,共同为太阳能光伏作为替代能源的发展

作出贡献。据报道,美国在光伏产业的生产和对中国的贸易中获益颇多。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光伏产业2010年对中国的出口为16.7亿美元至19.6亿美元之间,主要为上游的多晶硅以及设备,而从中国进口额为14.3亿美元,主要为光伏组件,对中国为净顺差。与此同时,大幅降低的组件价格使得美国光伏需求急剧扩张,就业增加,特别是在安装以及销售领域。2011年美国太阳能基金会的研究报告显示,8月,美国光伏行业就业同比增加6.8%,达到10万人。其中安装领域解决劳动力5.25万人,占全行业就业的57.2%;销售与分销行业劳动力为2.4万人,占全行业的21%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