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国内新增抗震救灾利器 大型双手臂救援机器人下线
  • 点击数:1108     发布时间:2013-01-17 17:55:00
  • 分享到:
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常务副会长苏子孟介绍,双动力、双臂手,填补了中国应急救援装备技术的空白,在救援抢险上将发挥急先锋的作用。该项目切实可行,前景广阔。东北大学机械及自动化学院博导闻邦椿院士说,国家应该有这样的设备,对国家很重要。亮点是自动化远程操控,可避免危险性,同时有车轮和履带的组合,又融合了其他新兴技术,具有多种功能。目前救援设备方面国内还没有发展成型,其已在国内领先,在世界上一些技术也是领先的。日本多是小型化的设备,在大型救援中我们的设备能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来源:中国新闻网

   1月16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内首台大型救援抢险机器人研制成功,在江苏新沂顺利下线,并通过专家组中期验收。该30吨级“双动力”智能机器人双手臂最大抓取重量8吨,手臂最大跨度8米,目前是世界罕有的大吨位紧急救援智能设备,关键技术为中国自主研制。

   2008年汶川大地震留给人们诸多反思。1月16日,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经济运行司副司长景晓波谈到,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目前的应急装备与实际的救援需求还差距很大,需要全国上下科技研发机构和重工机械厂家联手进行创新研究。

   江苏八达重工董事长陈利明感觉非常欣慰,看着自己和伙伴们研制多年的双手臂智能机器人顺利下线,自己快能实现“少伤亡”的梦想了,在重大灾害及生产事故灾难救援过程中,可以快捷、及时到达,通过双手臂协调作业,完成对坍塌物的剪切、分解和分离,实现最大效率抢救人员财物。

   陈利明介绍,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公司开始主动研制大型救援抢险设备,在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七家科研机构配合下,今天终于可以下线。这个产品是一种具有机、电“双动力”交替驱动、双臂手协调作业、双节履带或轮履复合底盘。今天下线也只是通过了专家们的中期验收,之后,该设备还要经过大量的实地救援实验来改进性能,争取在2013年底通过国家工信部等部门的验收,并正式投放市场,到时每台机器人售价应该在500万元左右。

  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常务副会长苏子孟介绍,双动力、双臂手,填补了中国应急救援装备技术的空白,在救援抢险上将发挥急先锋的作用。该项目切实可行,前景广阔。东北大学机械及自动化学院博导闻邦椿院士说,国家应该有这样的设备,对国家很重要。亮点是自动化远程操控,可避免危险性,同时有车轮和履带的组合,又融合了其他新兴技术,具有多种功能。目前救援设备方面国内还没有发展成型,其已在国内领先,在世界上一些技术也是领先的。日本多是小型化的设备,在大型救援中我们的设备能发挥更大作用。(记者朱志庚)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