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我国全面进入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时代
  • 作者: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 点击数:766     发布时间:2013-01-20 20:08:18
  • 分享到:
关键词:

  2012年12月12日,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入商业运行,至此,国家电网公司已投运3条特高压输电线路。这也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时代。

       时光回到2004年。那一年,全国出现大面积电荒。24个省级电网不同程度拉闸限电,夏季和冬季用电高峰期间,最大电力缺口达3000万千瓦以上。华东地区缺电最严重,其中以浙江为甚,超过一半的浙江民营企业存在非正常停电情况,平均每月停电11天,一度流光溢彩的西湖也黯然失色,夜游生意跌入低谷。



      但彼时,远在西北边陲的能源大省新疆,在企业客户敞开用电之余,电力供应还略有盈余。而西南“水电王国”四川,则呈现另一种局面:丰水期窝电,能源资源白白浪费;枯水期缺电,拉闸限电现象突出。


       面对我国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逆向分布的基本国情,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建设更高一级电压等级的国家电网,发展远距离、低损耗输电技术,让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成为大势所趋。


       2004年12月27日,公司党组会议首次提出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核心的坚强国家电网的战略构想。2005年1月25日,特高压工程可行性研究启动。同年12月29日,特高压输电技术被国务院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特高压工作体系开始高速运转。


       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先后有包括30多位院士在内的3000多名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国内外11家机构和组织参与了特高压论证;这是一项涉及面广的浩大的系统工程,先后有500多家建设单位、10多万人参加了特高压工程建设,200多家设备厂商参与了设备研制和供货。


       几年来,依靠自主创新,我国全面掌握了特高压核心技术和全套设备制造能力,率先建立了特高压技术标准体系。随着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投入商业运行,国家电网进入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时代。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