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驱动广东转型升级
在2012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上,东莞光阵显示器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舒伟平又获得了十几家意向客户,这让他对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更加坚定了信心。2003年至今,光阵公司经历了产业三级跳,由传统家电代工生产到光电设备的自主研发再到拥有自主品牌,产值比原来翻了一番,利润扭亏为盈。广东实施转型升级以来,经济驱动内核悄然发生转变,转型升级成效正在显现,在其背后,电网驱动功不可没。
广东电网公司围绕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转型升级战略,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集中力量打造“结构合理、适度超前”的坚强电网。2009年以来,广东共投资1275.5亿元用于电网建设改造,显著提高电网输送能力,有效保障了广东电力供应的平稳有序。
“大动脉”推动粤东大发展
粤东西北三个区域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是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在三个地区的细化,也是广东省首次出台的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而作为全省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区域,电力发展对粤东地区实现“五年大变化、十年大发展”目标影响深远。
2009年8月,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粤东地区实现“五年大变化”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统筹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统筹规划电源电网,加快推进粤东地区向珠三角送电通道和电源送出工程建设,切实解决电力输送问题。”
广东电网公司迅速找准突破口,全力加快粤东电网建设。3年多来,粤东电力送出工程频传捷报。继2010年受阻5年的涉亚重点工程110千伏桂东II回线路一举投产送电后,去年6月12日,广东省政府重点督办工程,南方电网公司年度重点工程500千伏鲲鹏至宝安送电线路工程提前18天投产。粤东电力外送第三通道顺利打通,大大缓解了东莞和深圳地区电力供应的紧张形势。
为进一步解决粤东窝电、全省缺电的问题,去年8月,南方电网公司赵建国董事长提出要“尽快研究制定粤东电源外送线路改造的方案,并抓紧实施”。8月底,长达76页的《“十二五”粤东电力外送解决方案研究》出炉,该方案对粤东电力受限情况及解决方案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通过实施惠茅改造工程(将茅湖至惠州双回线路其中一回单改双工程)、增城站跳通工程,有效解放粤东地区受限电力。
今年4月26日,500千伏惠茅线改造工程提前65天投产。该项目投产后,广东增加供电能力250—300万千瓦,相当于解决了全国一个中等城市的最高负荷。
电网架构的日趋完善,极大地缓解了广东用电紧缺局面。即便是全国电荒之年的2011年,广东用电量也实现逆势增长,增幅近一成,而地处粤东的揭阳更是成为广东第12个供售电量超百亿的城市。今年1至10月,广东省内最高统调负荷连续12次创新高,达到8005万千瓦,同比增长7.18%,而从4月中旬至今,广东没有发生电源性错峰,全省电力供应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