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代表热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蓝色 高端 新兴 生态缺一不可
  • 点击数:675     发布时间:2013-03-01 17:12:00
  • 分享到:
关键词:

  来源: 中国科技网作者: 王建高

    关注地方两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青岛市推动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近日,青岛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就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行专项审议,代表们在会上踊跃建言献策,制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资源互补、人才培养、创新多元等问题,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加快实施蓝色引领,创新驱动战略,为青岛市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契机。”青岛开发区管委主任孙恒勤代表认为,在此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好“蓝色、高端、新兴、生态”四个关键词。“青岛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田’和排头兵,将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加快调整产业经济结构,深化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国家级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争当西海岸创新开放的领头羊和主力军。”孙恒勤表示,青岛开发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将放在提高海西湾修造船和海洋化工完整的产业链和研发能力,提升前湾港物流产业以及正在打造的新兴高端汽车、商用飞机和游艇等产业,加快推进中德生态园、中日韩创新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等方面。

   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马连湘代表认为,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开展科技创新的前沿基地,在青岛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大潮中理应大有作为。

   马连湘认为,目前,大量高端科研人才集中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很难向企业转化。而创新驱动就是要围绕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重点高校在获取国家资金和政策扶持方面占据着与生俱来和不可比拟的优势,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内尤其是青岛市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也应该获得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倾斜支持。”马连湘表示,要建立政府和高校之间的重大事项协同联动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地方高校特色名校申报、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技术创新、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为高校建设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大型企业创新和中小企业创新在产业链上是否可以合作互补,实现共同创新、共同盈利?

   “产业联盟的方式能够很好地组织起各方面资源,进行创新成果转化,形成产业链的国际化竞争力。应当依托青岛产业基础雄厚、大企业突出的特点,建立产业联盟,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海尔集团执行副总裁梁海山代表的话刚一出口,就引起了张新起的关注。

   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因为人才不足而失去创新动力,而拥有丰富人才资源的高校却苦于科技成果无法转化,这一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也在专题审议上“首当其冲”。

   “政产学研相结合是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必由之路。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和科研成果必须探索出一条产业化的道路,实现由科学性公司向上市公司的转变。而政府也应该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科技创新的协同联动机制,提前规划。”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马连湘代表说。他的建议得到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启尧代表的赞同:“科技成果要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必须要走产业化道路。我们自主创新的海带、对虾、扇贝三项科技成果,正是因为转化才带动了这三个产业的发展。”

   人才是创新的主体。“除了给人才提供住房、待遇等条件外,更应该注意让人才能够有发展平台,给他们研究资金,提供好的项目,让他们能够在创新岗位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王启尧代表说,连续三年来,国家青年基金青岛没有一个获得者,这需要各方面好好反思。

   而蔡旭东代表则结合自己的实际以及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表示“如果能让一个人才在青岛扎根、开花,那么他周边的其他资源也会被吸引过来,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其发挥的作用将成倍数增长。”

   青岛市市长张新起认为,当前青岛发展面临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全域统筹,促进均衡发展,这是青岛发展现状和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二是创新驱动,增强内生增长动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青岛拥有得天独厚的宜居环境,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打造精英荟萃、人才聚集的高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张新起表示,青岛市科技创新要做的工作很多,要突出抓好以下几点:一是搭建好平台,支持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加快发展,既鼓励大企业发挥好在创新中的龙头作用,又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二是培育构建产业创新体系,使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创新资源相互融合,形成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创新产业链。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完善培育、引进和留住人才的配套措施,为各类人才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同时,企业自身也要强化创新意识,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创新驱动不仅仅只是科技创新,应该拓展其外延,实现多元化。如今,青岛市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千万平米孵化器建设工程中,新开工170万平方米、竣工120万平方米。国家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中船重工725所等重点创新平台建设,软件、橡胶新材料、海洋医药等20个市级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如火如荼。今年重点培育60家企业研发中心和50家企业技术中心,构建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1000项技术创新重点项目,推进70项关键技术攻关。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