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广州之后,上海也计划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提供专段车牌号码,消费者可以免费上牌;此外,纯电动车还能获得4万元补贴。对于动辄需要六七万元才能拍到的“沪牌”,上述政策一旦推出,吸引力自然不小。不仅如此,10月起,全国所有城市在发改委的牵头下,都将陆续推动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示范项目。
近日,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消息频频传来。10月15日,财政部、工信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办法》,中央财政将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安排奖励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
三天后,工信部网站上又公布《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的通知》,并明确对新能源车财政补贴办法和相关要求。国内多个部委政策加码,能否推动新能源车驶上发展快车道?
政策持续加码
根据新政,中央财政将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奖励资金支持对象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和动力电池项目两大类。部分车企表示,新政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新能源车研发的鼓励、扶持态度,有助于提振车企信心,加大对新能源车的投入力度。
中央政策“给力”,地方政府也不作“壁上观”。有消息称,继广州之后,上海也计划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提供专段车牌号码,消费者可以免费上牌;此外,纯电动车还能获得4万元补贴。对于动辄需要六七万元才能拍到的“沪牌”,上述政策一旦推出,吸引力自然不小。不仅如此,10月起,全国所有城市在发改委的牵头下,都将陆续推动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示范项目。
不少业内专家表示,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初始阶段,政策的作用十分重要。近几年国家对新能源车的扶持政策一直在加码,其内容也更为务实,这将有力促进国内新能源车的发展。
车企纷纷跟进
国家层面鼓励政策先后出台,对车企而言既是一颗定心丸,也是助推器,众多车企不约而同加大了对新能源车的投入。在发展电动车方面,车企近几年动作颇大。比亚迪无疑是声势最浩大的企业。早在2008年,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就已呱呱坠地。在新能源领域迈出大步并取得知名度后,比亚迪甚至赢得了戴姆勒的青睐,双方合资成立成立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发布DENZA腾势品牌,打造中国首个专注于电动汽车的品牌。奇瑞QQ电动车、众泰2008EV电动车、长安奔奔MINI纯电动车、上汽荣威新能源车也陆续被它们的企业,试探性地推向市场。跨国车企中,通用电动车Volt、沃尔沃C30、日产Leaf、本田In-sight、三菱I-Mev等高水准的车型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并展开各种路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