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2024
2024中国自动化产业年会
2023年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让金融“支点”撬动低碳经济
  • 作者:网络转载
  • 点击数:769     发布时间:2013-03-03 16:23:49
  • 分享到:
关键词:
  10.5级的毁灭性地震、30里长的炽热岩浆、8000米高的滔天巨浪、四散奔逃的涂炭生灵……这些是正在热播的好莱坞大片《2012》所描写的灾难性场景。尽管,在目前看来,2012年将成为世界末日这一预言实现的可能性为零,但由于气候变暖所造成的气候危机,无疑已成为摆在全世界人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正基于此,在距离2012年还有三年的2009年,全球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官员们正聚集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以期实现被媒体喻为的“人类的最后一次救赎”。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仅仅12天的气候大会能否实现“人类的救赎”我们还不敢确定,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正是由于人类文明一路高歌猛进,导致最终或是将“弑杀”地球母亲。因此,最简单地说,气候变暖提醒人类要减排,特别是减排二氧化碳。为此,不少国家在气候大会召开前夕都纷纷公布了各自的减排计划,而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已于11月26日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

  应该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削减碳排总量对中国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中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能源资源消耗大;但另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又是中国实现经济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向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的必经之途。

  而发展低碳经济方面,金融业无疑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在内的金融业,被誉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在市场调控方面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独特作用。解决高耗能产业畸形发展问题,离不开金融、土地、规划、环保等多个环节。然而与一些行政手段相比,绿色金融这类市场经济手段往往非常有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保风暴和区域、流域限批等行政手段已发挥到最大限度,显然已力不从心。通过市场手段,抬高企业进入门槛,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做法。

  我国从2007年开始,由国家环保总局与金融业联手推出“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三项绿色环保政策,使“绿色金融”制度初具框架。今年,国家投向改善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的资金超过5000亿元,多家金融机构抓住机遇,纷纷推出绿色金融服务,增加对节能环保产业的信贷投放。应该说,“绿色金融”已在保护环境,改善经济质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绿色金融绝不仅仅是绿色信贷。随着全球“碳减排”需求和碳交易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碳金融逐渐成为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因此,碳金融无疑成为金融机构尚待开掘的“富矿”。

  而发展“绿色金融”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除了意味着社会责任,对其自身发展也是重要的机遇。金融危机以来,银行业特别是股份制银行遭遇发展瓶颈,转轨已成为最近几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共同任务,而实施绿色信贷,发展碳金融,则成为银行业改善信贷结构,开辟新增长点的重要契机。例如今年上半年,兴业银行业绩受经济危机影响幅度较小,且远低于行业平均降幅,包括节能减排“绿色信贷”业务模式在内的创新功不可没。2008年10月,兴业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也是目前为止国内惟一一家“赤道银行”。今年1-9月,兴业银行已在国内发放了59.33亿元的节能减排项目贷款。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相信给金融业一个支点,一定可以撬动低碳经济发展。当然,节能减排、保护和改善环境并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金融业做出更多的变革和努力。在具体的发展绿色金融的策略方面,一方面监管部门应把节能减排信贷和相关工作视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评级的重要内容,实行有差别的监管激励与约束政策。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下力气研究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如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推出绿色抵押等银行类环境金融产品。事实上,金融业只有努力增强自己的环境责任,才能捕捉到越来越多的环境机会。

【会议相关链接】
气候变化大会开幕 激烈交锋在所难免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开幕 减排协议有望签署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低碳排放利益之争白热化
联合国称哥本哈根会议规模空前,必须有所斩获
哥本哈根峰会不能失败 
哥本哈根大会今日召开 多国领导人与会共商减排
哥本哈根大会将上演一场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博弈
哥本哈根大会企业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将催生低碳金融创新 
中欧达成共识为哥本哈根气候会议铺路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低碳经济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