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破产、失业、资金链断裂……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仅在华尔街和欧美展示着自己的狰狞。无法奢望中国能够在这次风暴中独善其身,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受到金融风暴伤害最小的中国,最终还是无法避免被卷入其中。
从华尔街到中国
那些曾经被人们羡慕的投行精英们,正陆陆续续抱着纸箱子离开华尔街;
那些曾经辉煌无比的银行巨头与金融寡头,正在纷纷吐血倒下;
那些刚涉足金融和从不沾金融的制造业,都一起开始举步维艰;
艾薇失业,阿明回国,Sylvia降薪,HBL陷入困境……短短的几个月中,曾经的辉煌都不复存在了。
看似没有人做错了什么,但所有的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为金融危机买单。每一个环节都顺理成章,结局却是悲剧。自古如此。
然而裁员、破产、失业、资金链断裂……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仅在华尔街和欧美展示着自己的狰狞。太平洋西岸的珠三角企业倒闭潮,长三角制造加工业“冬眠”,连石油、航空这些产业巨无霸们,也开始关起门来进行新的成本核算。
准备好了吗?
在本刊2008年年底向400余位中国企业家所发调查问卷的反馈中,寒冷的空气已经开始弥漫——超过90%的制造业企业承认自己已经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中有四分之一强的企业家表示,如果形势不好转,2009年,也就是今年,将挥刀裁员!
而在金融、地产、贸易等行业,超过半数的企业家更是悲观地认为:2009年,资金流将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勒紧裤腰带,已不可避免。
当周期性行业的周期低谷遭遇金融危机之时,现实就是这样残酷。飞速发展了30年的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进入减速轨道——君不见2008年第四季度各项宏观数据一起一落千丈。
更何况,金融危机的真正影响还并没有扩散,随着欧美主要国家在危机中愈陷愈深,大规模的裁员、降薪势必加剧。随之而来的,将是消费品市场萎缩。这也意味着,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将丧失自己原有的客户。没有了市场与客户,企业依靠什么生存?
尽管政府依旧在不遗余力地推行扩大内需、完善基建等未雨绸缪的措施,但对于现在的整体环境而言,仍难免远水救火。2009,将会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全球化,正迫使中国与危机共舞。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裁员风暴已经开始席卷全球。据统计,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的跨国巨头们,不仅早已紧紧关闭招聘大门,更已不同程度地开始了降薪裁员行动。而合俊玩具的倒闭,更是宣布中国本土制造业开始进入寒冬。
据本刊调查,企业家普遍认为:2009年,将成为中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而过去一年中发生在华尔街或者欧洲大陆的裁员、破产等现象,将被不同程度在中国复制。
无论企业还是员工,此时,生存是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