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工业报
“带着北京初夏的热度,第17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隆重开幕。透过博览会,我们可以看到国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更可以看到中国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新进展、新成就、新需求和新趋势。”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5月30日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以下简称软博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说。
近几年,尤其是过往一年以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所取得的成就足令自豪。2012年,在整个世界经济形势十分复杂、产业环境不断震荡的形势下,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的营业收入首次迈入2万亿元,达到了2.47万亿元,增速31.5%。杨学山分析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之所以在中国如此高速发展,不仅得益于信息技术新的进展,更得益于中国在推进转型升级、在走“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过程中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的需求。
国际化元素为软博会增色
“现在中国的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已经崛起相当一部分有实力、不可小看的企业,我个人认为,中国举办这种国际性的博览会,将会极大地促进新信息和新想法的交流。”这是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部长崔文基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到的。
国际化趋势比往年增强,是本届软博会的特色之一。除了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部长、国会议员和驻华大使等政府官员悉数参加软博会的开幕式和高峰论坛外,20多家韩国软件企业也将集中参展,并举办韩国智能软件技术论坛。与此同时,微软、IBM、三星、甲骨文等国际知名企业均通过多种形式参展参会。
崔文基说,韩国政府的核心政策目标之一就是发展包括软件业在内的创造经济。所谓创造经济,就是将有创意的想法同现有的产业融合或者进行创意,催生新的市场和产业,并创造更多好的就业岗位。为了实现创造经济的发展,韩国也制定了相关计划,将软件产业作为核心产业给予重点支持。“中国此次博览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应用引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从这一点来看,我认为中韩两国在软件产业上的发展已形成共识”。
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
当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正面临新发展趋势,这种新趋势即我们耳熟能详的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其中,云计算是核心,围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迅速兴起。这使得软件在信息技术创新中的核心和灵魂地位更加突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世界正成为业界共识。
“一方面,我们要看到面临的巨大发展契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指出,“严峻的挑战”就是指产业垂直整合继续深化的趋势下,软件企业面临业务转型的需要。
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再到具体的应用和服务、市场需求,这是产业链的垂直整合给我们展示的产业图景。在这方面,国际IT巨头谷歌和苹果最为典型。可以说,把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完美整合在一块,成就了今天的谷歌和苹果。
“这对于那些还以开发产品,然后把产品销售出去,提供给广大用户这样的企业来讲,将是致命的。”陈伟坦言,面对软件产业服务化趋势逐渐深入,我们的软件企业,尤其是一直以企业产品为主要赢利模式的企业“确实应该深思,确实应该转变”。
“所以,软件企业的业务转型,即从产品的提供者变成服务的提供者,从产品的开发者,变成服务的运维者,向运营商转变。”陈伟说。
我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就顺应产业链整合这一趋势,通过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加快产业链的整合和构建。如用友软件顺应产业垂直整合的趋势进入基础软件领域,从单一应用软件发展到目前的“应用软件与服务+应用平台+基础软件”的产业结构。
用软件定格梦想
当“软件定义世界”的开幕式余音尚在绕梁,杨学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谢渡婴等一行开始前往各展馆参观。
本届软博会设7个展馆,展览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参展单位600多家,展出的产品和服务超过2000件,参展观众8.5万人次,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组团参展,南京、济南等11家软件名城和创建试点名城全部特装参展。
“关于这个云平台,上次跟您汇报的时候还不到1亿用户,现在已经突破两亿用户了!”行至2号馆与12号馆的中间地带,一个洪亮的声音力压高分贝的现场音乐振奋有力地传来。杨学山对站在一个展位的工作人员连说三个“好”:“公司的成长要跟上用户的成长,技术的成长要超出用户的成长。”
“用产品去赚市场”、“卖服务”,是杨学山在巡馆期间使用最多的词。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是一朝一夕,正如陈伟所期待“诸君仍需努力”。
至广州馆,一款土黄色工业机器人直立在面前。“今年预计可以做到1000台,到2017年计划做到1万台。”该公司工作人员说。环顾展品片刻,杨学山表示,工业机器人,也包括非工业机器人,在未来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所以你们千千万万要抓好”!“千千万万”——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这个词所包含的殷殷期待,以及它传递给软件产业的力量。“广州市对我们也很支持,也在重点支持这个方向。”工作人员说。对话简短,却意味深长。
从11号馆,穿2号馆……从软件名城到软件产业示范基地,日新月异的软件新品和新技术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热血、雄心、力量,这是朝气蓬勃的产业编译出的“代码”。
用软件定格梦想,这是记者从展会上感受到每一个软件人传递过来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