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经济增长“保八”目标,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临危受命,相继出炉。短期来看,这些规划将有利于解决上述产业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缓冲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长远来看,将对中国产业技术升级改造以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生深远影响。
纵观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可谓看点多多:并购重组、投资拉动、退税优惠、金融配套支持等行业提振方式频繁出现,上述振兴方式的选择更多地倾向于帮助行业企业提高自身“造血”机能,对降低企业负担、增加企业收入的作用也更加值得期待。
并购重组委以重任
点评:并购重组在已经出台的行业振兴规划中占据了十分重要地位,几乎所有的行业规划都有提及这一实施方式。并购重组被如此委以重任,可谓与国家调结构保增长的要求相随相生。
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显示,将着重对企业联合重组做出重点阐述和安排。规划提出鼓励大型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重组,力争形成3至5个具有实力的综合性有色金属企业集团。
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也明确表示,要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钢铁集团,优化产业布局。
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五项举措中,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成为仅次于拉动汽车消费的重要救市政策。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
装备制造业规划也表示,要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纺织行业规划要求,将对优势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困难企业给予优惠支持。被誉为惠及面最广的轻工业振兴规划也对此方面有提及,表示要支持优势品牌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船舶业规划也明确表示,要支持企业兼并重组。
投资拉动专项支出
点评:资金投资被认为是最能产生直接效应的行业振兴手段。投资拉动增长这一传统实施方式,在各大振兴规划中多以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研究资助、生产投入等方式出现。
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就明确表示,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方面,今后三年中央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
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也显示,要加大技术改造、研发和引进力度,在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中列支专项资金,推动钢铁产业技术进步,调整品种结构,提升钢材质量。
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也表示,要加大投入。此外,还将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电子信息产业。
纺织行业振兴规划明确,要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
船舶业振兴规划则表述得更具体,将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
退税优惠进一步加大
点评:提高退税历来是产业提振的常规方式,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这一传统方式更是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在退税优惠一项中,纺织行业振兴规划明确,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对基本面较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加大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减轻纺织企业负担。
而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建议降低电价的要求虽然未被采纳,但以前没有给予出口退税的铝合金型材的出口退税率也提高到5%。
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也表示,将继续保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退税力度,进一步发挥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的支持作用。
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也表态,要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部分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金融扶持配套使用
点评:除了政策倾斜、税收优惠等方式外,在不少行业振兴规划中,多种金融扶持手段配合使用也十分常见,如财政补贴、银行信贷、集合发债等。
汽车产业规划就明确表示,将把培育汽车消费市场放在振兴汽车产业的第一位。具体内容包括,从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国家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增加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并清理取消限购汽车的不合理规定。此外,中央财政还将安排补贴资金,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还要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加快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完善汽车消费信贷。
石化行业规划也表示,要抓紧落实成品油储备,完善税收政策,增加技改投入,加大对石化企业的信贷支持;船舶业规划显示,要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力度,支持大型船舶企业和航运企业按期履行造船合同,采取鼓励措施支持 .(胡学文)
长远发展可期短期效果有限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们认为,从长期来看,十大产业规划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但短期效果可能有限。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表示,纵观已通过规划内容,多为供给政策,但对于行业而言,需求才是最重要的。短期来看,十大产业面临的需求困境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讨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经济能带来多大拉动作用目前还很难判断。
祝宝良的观点具体到个体行业上可以得到印证。以钢铁为例,目前困挠中国钢铁业的首要问题是产能过剩,据了解,在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下,1月份钢铁业产能已恢复至90%,但至2月,恢复开工的企业又再次停产,因为市场并无太多需求。
基于此,钢铁产业规划在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联合重组方面提出了比以往更严厉的要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举将有利于中国钢铁业做强做大。
受困于需求萎缩的行业还包括纺织、有色、船舶、汽车以及物流等,诸多研究机构认为,政策只解近忧,需求仍是上述行业未来面对的最大风险。
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表示,政府的振兴产业规划多是以解困、扶植为主要目的,而缺乏调整、改革的内容。这样可能会实现“保八”,但过剩、落后的产能也会得以生存,扭曲的要素价格依然保持。(周宇)
龙头上市公司迎来长期发展
随着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陆续出炉,相关行业的龙头上市公司将面临长期发展机遇。
宝钢股份:钢铁产业规划提出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在这样的背景下,钢铁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无疑是此次产业振兴规划的最大受益者。宝钢股份在全球钢铁行业企业排名居第6位,国内钢铁霸主地位更是无可动摇。在政策面的持续推动下,宝钢股份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会愈发明显。
福田汽车:作为我国汽车行业首个新能源领域的设计制造基地,福田汽车已形成新能源客车5000台及高效节能发动机40万台的年生产能力。随着新能源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突破口和利润增长点,福田汽车核心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由于新能源动力汽车将成为未来政策面力挺的重点,因此福田汽车面临长期的发展机遇较为明确。
鲁泰:作为一家集纺纱、漂染、织布、后整理及制衣于一体的高度综合生产的纺织企业,亚洲最大的色织布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色织布生产商,其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出口创汇总额在全国色织行业排名居前。纺织服装行业不能长期处于低端的加工制造,国家的政策可能会引导其向附加值高、技术进步、具有品牌优势的方向引进。因此,鲁泰这样的龙头企业自然会受益更为明显。
贵州茅台:作为食品饮料行业的龙头公司,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白酒市场将更加规范,名优企业也将受到进一步支持,贵州茅台也有望迎来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一重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长臂架、大排量泵车制造企业,位列全球行业前三,目前在中国混凝土机械制造领域已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本次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将在短期内通过国产设备采购率来提升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挖掘机、机场专用设备及特种机床等行业。
中国船舶:作为国内最大造船企业,其年造船能力为320万吨,造船吨位占中船集团的一半以上。造船业新的刺激方案旨在抑制行业产能扩张,引导行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对行业中长期发展是利好;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无法一蹴而就,短期内无法改变造船业供过于求的局面。预计行业洗牌将不可避免,而大型央企则可能在重组中受益最大。
中兴通讯:公司近年来业绩持续稳步增长,与国际领先跨国厂商的差距不断缩小。而公司丰富的组网经验、较低的研发成本,将有助于其业务在国际竞争中快速成长。可以预期的是,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将有利于提升诸如中兴通讯等龙头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石化:石化行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振兴石化产业规划强调了“产业升级”和抓紧落实成品油储备。因此在稳定石化产品市场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对于石化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意义重大。作为石油行业双巨头之一,中国石化将长期受益于石化行业振兴规划的实施。
外运发展:外运发展目前核心业务包括航空货运代理、国际快件及综合物流,在全国拥有35家分公司、80个市级物流中心及近200个物流网点,运营网络辐射全国,正力争发展成为既有航空运力保障,又有地面网络通道的国内一流的快速物流供应商。显然,运输物流业跻身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必然会对公司形成直接利好。
山东黄金:由于有色金属行业涉及品种众多,统一规划难度较大,但落实收储和推行直购电试点成为规划中两大亮点。而世界经济前景不明朗、国际地缘政治不稳定也会加剧对黄金避险需求。因此,在良好基本面的支持下,随着有色金属行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山东黄金也将面临长期发展机遇。(智多盈投资余凯)
图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大盘点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