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家、经济专家,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都要把握稍纵即逝的大机遇,总的讲,是跟资源品、资本品投资有关的机遇
2月18日,在重庆举行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上,有“金融市长”之称的黄奇帆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专访时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家、经济专家,以及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都要抓住金融危机中稍纵即逝的机遇。
黄奇帆认为,现在正在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百年不遇的巨大危机。这种危机给欧美、亚太、中国沿海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带来经济冲击,但是危机中潜伏着一些机遇。
“有的机遇是长周期存在的,但也有些机遇是稍纵即逝的。对于稍纵即逝的机遇,更要把握好。对于一些长周期存在的机遇,你没有顾上,将来过几年还可以跟进。稍纵即逝的机遇要把握得更准确一点。”他说。
对于“稍纵即逝”的机遇,黄的解释是,“这会儿发生的,但是今后这种现象会没有的;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趋势性普遍的状态。”
“金融危机是一个资本危机,所有和资本相关的资本品都在缩水。这个缩水,不只是缩掉30%、50%,甚至是缩掉80%、90%。这些资本品有企业、有房产,也有资产、资源,比如,铁矿石资源,原来是100值亿的,现在只有20亿了。”黄奇帆认为,“金融带来各个方面的变化。企业在发展当中就要注意这种变化,适时的对资本品、资源品、房地产,包括企业资产,包括矿业资源,去跑马圈地也好,去重组合作也好,或者平时谈不成的事,这时去谈,也很容易。”
黄奇帆说,比如重庆就商社集团,想到成都开百货商店,经济景气的时候,租房产或者买地盖房子,都很贵,但是这会儿,房价跌了一半,房租也少了一大块。这时候,如果去找几万平方米,签10年租期合同,可能租金很低。既得到当地的支持,又活跃了经济,也铺垫了很好的长远的发展基础。”
“这会儿有很多机遇可以判断,所以企业家,经济专家,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就要在这样的时候捕捉经济机遇。总的讲是跟资源品、资本品有关的经营中的机遇。当然,机遇只给有准备、有条件的人来把握。如果你自己已经在股市里套死了,在房地产里套死了,企业已经要破产了,那就是你被别人重组的概念了。当然你这会儿完全置身事外,完全麻木不仁不去管它,那也是一种不合理的做法。”
黄奇帆同时也提醒,在强抓机遇的时候也要注意控制风险,要掌握好平衡
黄奇帆简介:
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党组副书记
黄奇帆,男,汉族,1952年5月生,浙江诸暨人,大学普通班学历,工商管理硕士,研究员,1968年9月参加工作,197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8.09—1974.09 上海焦化厂焦炉车间工人
1974.09—1977.09 上海机械学院仪器仪表系自动化仪表专业学习
1977.09—1983.07 上海焦化厂设备科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1983.07—1983.12 上海焦化厂副厂长
1983.12—1984.04 上海市委整党办公室联络员
1984.04—1987.01 上海市经委综合规划室副主任
1987.01—1990.06 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副局级,1988.09获副研究员职称)
1990.06—1993.01 上海市浦东开发办公室副主任
1993.01—1994.09 上海市浦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1993.12明确为正局级,获研究员职称)
(1988.12—1993.09上海市第六届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1994.09—1995.04 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兼市委研究室主任
1995.04—1995.07 上海市委副秘书长(1994.10—1995.05借调中央办公厅工作)
1995.07—1996.03 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副秘书长
1996.03—1998.04 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体改委副主任
1998.04—1998.05 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经委主任,市工业工作党委副书记
1998.05—2001.10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经委主任,市工业工作党委副书记(1998.02—1999.12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职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班学习,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01.10—2002.05 重庆市副市长
2002.05—2002.10 重庆市委常委、副市长
2002.10—2003.07 重庆市委常委、副市长、党组副书记
2003.07—2003.09 重庆市委常委、副市长、党组副书记兼重庆行政学院院长
2003.09— 重庆市委常委、副市长、党组副书记兼重庆行政学院院长,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
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七大代表,市二次、三次党代会代表,市二届、三届人大代表,负责市政府常务工作。分管的工作:工业(含国防工业)、教育、财政、信息产业、国资、税务、金融、中小企业、无线电管理工作。分管:市经委(市国防科工办)、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信息产业局、市国资委、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市政府金融办、市中小企业局(市乡企局)、市招生办(市自考办)、市通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