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2024
2024中国自动化产业年会
2023年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三菱电机自动化大赛:让梦飞扬
三菱电机自动化大赛不仅对学生自身有着诸多益处,同时也为大学教育改革带来了灵感和启发,而这才是更加彰显了此项赛事的意义。
关键词:

  三菱电机自动化大赛不仅对学生自身有着诸多益处,同时也为大学教育改革带来了灵感和启发,而这才是更加彰显了此项赛事的意义。
  
                   
  
  这是一个激情飞扬的舞台,这是一个让梦高飞的起点,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双重较量的擂台,这是一个酷暑中挥汗如雨的“战壕”,这里是第七届“三菱电机自动化杯”大学生自动化大赛暨自动化系统创新设计竞赛(以下简称三菱电机自动化大赛)的现场。
     
                     
                                    孙爱武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院长、教授

  2013年8月6日,第七届三菱电机自动化大赛在南京工程学院隆重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们都满怀着对比赛的激情相聚于此。本次大赛由教育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业与信息化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自动化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委员会自动化类专业教学研究会及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东南大学、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协办。

  打造工程人才培养可持续的平台

   从第一届的9所院校16支队伍近100名师生进入决赛,到2013年第七届的60余所院校65支队伍260余名师生进行最终的角逐;从第一届的创新大赛,到第三届将大赛分为创新设计和技能两大组别,再到第四届由于参赛人数众多,组委会决定将三菱电机自动化大赛定为“创新”、“应用”两种形式,隔年交替举办。转眼间,三菱电机自动化大赛已经走过了7年的历程。
  
                    
       戈宝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 处长、教授博导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副主任

    人人都说“七年之痒”,然而在第七届三菱电机自动化杯的现场,记者感受到的却是三菱电机坚持要将此项赛事持续做下去的决心。正如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王华所说的那样,“每一年三菱电机都会投入相当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来支持这项赛事,在经济如此不好的形势下,我们的确曾有过动摇,但是一想到同学们热情的盼望,我们还是想要坚持下去。我们希望三菱电机打造的这项赛事能够成为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可持续的平台。”
  
                     
                     査建中 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 教授、博导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产学合作教席 主持人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孙爱武教授在开幕词中对于“三菱电机自动化大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竞赛为载体,推动大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将对深入开展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基础知识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就此而言三菱电机与中国高校合作,每年组织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和高职生的三菱电机自动化大赛这样一个科技竞赛活动,有利地推动了相关专业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为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使万千学子从中受益。”
  
                     
                           郁汉琪  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 主任、教授


   创新的大舞台

  事实上,从记者连续四年深入走进此项赛事来看,这项赛事的确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展现创新idea,锻炼实践操作能力的大舞台。这一点,从同学们设计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蔡伟庆   香港理工大学带队老师

   本届大赛以“三菱电机自动化系统(e&eco-F@ctory)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为主题,不限行业,结合实际,可以说为同学们提供了充分的可以发挥的空间。在决赛现场,记者看到了相比于前几年,参赛的作品明显与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尤其是一些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学生的作品当中。有与社会提倡的节能减排相关的智能化节水节能喷灌系统、远程环境监控与节能运营集成系统;有致力于水处理工程的城市河道智能综合处理、小区中水循环控制系统;有针对停车难问题设计的智能立体车库系统;有为了避免最近频发的公交车安全事故而设计的公共汽车安全运行预警装置系统;还有全自动智能环保鸡舍使人与禽类不用直接接触从而避免禽流感的感染……除此之外,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一些热门技术也被同学们统统“收入囊中”。
 
                  
                          荆铭远   香港理工大学学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导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戈宝军在点评学生作品时就重点表示,本届大赛作品的水平较以往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同学们的创意思想非常广泛,涉猎的领域非常多,其中不乏社会的热点问题,包括水利、材料加工、环保、仓储、金属加工等。
  
                     
                             城下雅纪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产学研合作的典范

   前美国工程院院长Richard Morrow说过,“拥有最优秀工程人才的国家就已经拥有了取得经济和工业相对优势的核心原料”,由此可见,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工业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事实上,中国政府也已经认识到培养工程人才的重要性,在2010年就先后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为落实两大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教育部制定了“卓越计划”,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査建中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了这一点:“产业升级对人才提出了非常强的需求,需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而目前我国的现状却是大学毕业生和企业所需人才不能实现完全的对接。我们的毕业生缺乏对企业文化和工作流程的了解,接受慢,认同慢,缺乏实践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创新,进入企业后不能马上适应企业的要求。”那么该怎么办?查教授认为,唯有在大学教育中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才是硬道理。而三菱电机自动化大赛正是实践产学研合作,培养综合工程人才的极佳的方式。

  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主任郁汉琪教授是此项赛事组委会秘书长,他曾多次参与三菱电机自动化大赛。他告诉记者,学生们通过参加此项赛事,不仅提高了专业知识,锻炼了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也在团队合作、语言表达与交流等方面得到了综合性的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堂上,学生们学到的都是单一的知识,比如变频器、PLC、伺服等,对于自动化系统的概念非常薄弱,知识都是分散的,然而通过参加竞赛,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大大提升了他们对于自动化系统的认知。

  他还提到了一点,引起了记者的兴趣。“我认为竞赛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模式,我们学校目前已经借鉴三菱电机自动化大赛的竞赛模式,将这种模式搬到了课堂上,融入到了学校的教育改革中,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受益。”他进一步解释,“我们会把一个班的同学分成若干组,每一组有三个同学,然后给他们三个月的时间设计一个项目,主题由老师规定好。一般大一、大二是综合设计,到了大三、大四就是自动化系统的创新设计。我们当时试点了自动化系的一个班,目前来看改革效果非常好,这个班的同学在就业的时候明显更受企业的欢迎。”

   由此可知,三菱电机自动化大赛不仅对学生自身有着诸多益处,同时也为大学教育改革带来了灵感和启发,而这才是更加彰显了此项赛事的意义。

  香港理工大学代表队获得了本届大赛的特等奖,他们的学生代表荆铭远告诉记者:“非常感谢三菱电机提供的这个平台,在比赛之前,我们自认为掌握了很多知识,但真正做起来才发现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特别大,不仅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做一个项目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很多问题,不仅是功能实现的问题,还有成本问题,从香港到南京的运输问题等,每遇到一个困难,都需要整个团队一起商量,每次将问题解决的那种满足感难以形容。”

   香港理工大学的指导老师蔡伟庆也表示,通过准备这个大赛,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知识都有了提高。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每遇到一个问题,他们就会去寻求方法解决,看书也好,向人请教也好,其实,他们能力的提升是循序渐进的,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感觉到。“但是作为老师,我清楚地看到了学生们在参加大赛过程中的进步。”

   中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就必须将高等学校作为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中心。正如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城下雅纪先生在闭幕式中所讲的那样,“人工费的上涨,投资过剩、环境保护、自动化产品的稳定性以及劳动现场的安全性等问题,都将是未来中国制造业要面临的严峻考验,而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年轻的工程师们发挥创造力。三菱电机举办此项赛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肩负中国制造业未来重任的学生们的知识和创造力,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将会和大家一起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记者小札;

  这已经是记者第四次参加三菱电机自动化大赛,每一次都能收获不同的启发。而永远不变的是学生热情的参与度和执着坚韧的精神,还有三菱电机作为一家日本企业对于中国教育事业的诚意。从此次大赛的活动内容来看,不仅增加了微博互动环节,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老师的参与度,而且还为学生安排了报告,以及针对教师的教材建设研讨会,使三菱大赛不再只是局限于竞赛,而是成为产学研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一点,是值得业内很多大学生竞赛学习的。

   还有一点,记者也想谈一谈。一年一次的大赛,风风火火几个月,我们不应该让这种热度退去,如何将这样的大赛继续延伸到中国教育改革中去?前文提到的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主任郁汉琪教授讲到的将大赛的模式延伸到教学中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值得每一所高校借鉴。

   与此同时,记者特别想谈一谈第一次参与此项赛事的香港理工大学代表队,无论是从设备的完整性,还是现场动手实践的能力,香港代表队的学生都要比其它参赛学生表现的更好一些,这也是他们最终拿到特等奖的原因。这是为什么?记者采访了香港理工大学的老师和同学,荆铭远同学告诉记者,在香港理工大学有一个工业中心,他认为这里是工程师的摇篮。在工业中心里,有上百万元的设备供学生操作实践,即便不小心弄坏了也没关系,学校会花数万元的港币进行维修,“我们感到非常的幸运”。这一点与国内学校的实验室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据记者了解的情况,很多大学实验室根本就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起来,企业捐了设备就放在那里,三年,五年,等到这些产品都过时了,甚至于都还没有给学生操作过,这不得不说是极大地浪费。看看香港理工大学,我们是否能够得到一些启示呢?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