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起点高端论坛产品设计实训经济社会 分类: 市场活动专题
2013年10月8日,全球知名自动化控制及电子设备制造商欧姆龙在北京揭幕“‘全智动•创未来’欧姆龙技术综合展”(以下简称“综合展”),首次全方位展示其全新独有的“新自动化”理念,把欧姆龙利用自动化科技使“人与机器的关系”更平衡、更默契的前瞻性构想带到中国。
“欧姆龙提出的“‘新自动化’理念与中国‘十二五’规划中的社会发展需求不谋而合。凭借这一思路以及与之相承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欧姆龙将为中国的智能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与动力。”欧姆龙集团首席执行官山田义仁先生如是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先进的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工业的自动化、智能化、节能减排、绿色生产以及自主创新和研发则是产业能否成功升级转型的关键所在。深耕中国40余年来,欧姆龙一直与中国制造业共同发展,携手共进。
此次综合展同期,欧姆龙还联合中国电子商会在共同举办“2013中国可持续制造高端论坛”。针对目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欧姆龙提出了“可持续制造”理念,旨在通过“新自动化”技术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自动化”:实现“最佳人际配比”
据介绍,欧姆龙“新自动化”理念遵循其一贯倡导的“机器能做的事情让机器去做”的原则,以人为本,将人与社会、自然、科技相融合,在不断追寻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无限可能的同时,构筑更安心、安全、健康、环保的和谐社会。
“中国目前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制造大国,但这却是建立在提前透支人口红利、环境红利、资源红利的基础上的粗放型增长。制造业企业的大部分产品仍然停留在生产的中下游,而不是依靠核心技术、和高效的生产方式获得营利,这终将影响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雒建斌先生在“可持续制造”高端论坛上指出,要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安全、高品质的生产,制造业需要有效应用各种自动化生产技术。
欧姆龙曾经利用自动化技术和解决方案帮助日本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时至今日,欧姆龙致力于在制造业领域推广“最佳人机配比”的概念。利用自动化生产技术把人解放出来,做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已成为欧姆龙在自动化应用领域中的最基本思路。
全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很好地解决大批量生产企业的需求,但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而言,采用全自动生产线则成本过高。对此,欧姆龙在企业内研发了采用人与设备相结合,组件小型生产单元的低成本自动化系统(LCIA),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欧姆龙(上海)有限公司就是采用LCIA生产模式的最佳范例。
据了解,该工厂生产的品类繁多,但每种产品的产量都不是很大,因此工厂通过一些比较简易的自动化装置,把程式化、重复率高的工种,譬如拧螺丝、往上涂树脂等工序实现了自动化,此外,也借助自动化的系统控制,保证每道工序的流程、操作达到规范,在减轻了工人压力的同时,让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更好的保证和提升。
绿色生产:实现可持续制造
除了生产效率、产品品质的挑战,中国制造业还普遍存在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实现绿色生产已经迫在眉睫。“绿色生产带来的效益不仅体现在缓解环境压力的层面,它还能为企业节约能源和生产资源成本。”欧姆龙集团执行董事吉川净先生补充说。
欧姆龙将其领先的自动化技术延伸到绿色生产的领域,以节能和创能解决方案以及产品设计技术,帮助制造业企业节约能源和生产资源。在能源利用方面,欧姆龙通过能源转换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能效最大化”。在欧姆龙工厂,通过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设计和“能源可诊化”系统,能减少20%的二氧化碳排放,平均每年节省用电约144.49万千瓦时,为工厂节约逾百万的电费。在资源节约方面,欧姆龙利用物料流量成本会计(MFCA)提高原材料的使用效率,譬如通过对模具设计的优化,减少原材料的使用。
能源资源与环保问题如今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制造业正经历着一场“绿色转型”。为此,欧姆龙将推进环境事业的发展作为“超全球化”十年战略的重要目标,欧姆龙希望利用自身的技术特长,提供更丰富多样的绿色生产解决方案,与中国的制造业伙伴一起实现“绿色转型”。
技术创新:带动合作伙伴共赢
从战略的角度考虑制造业的升级改造,除了进行自动化和绿色生产的投入,把握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驱动力也相当重要。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隆国强先生认为,中国制造业要从价值链的下游走向高端,必须走技术创新的道路,而技术创新需要配备创新型的人才。
欧姆龙一直关注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发展。在技术创新方面,欧姆龙提出了“协创”的理念,即在不同的经营领域与合作伙伴建立“协作、创新”的关系,实现共赢。2007年,欧姆龙投资970万美元在中国设立了海外首家基础研发中心——欧姆龙上海研究开发协创中心,定位为中国R&D协创的全球据点。中心目前已经和多所知名高校及研究开发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创造新技术的研发。
而为了让技术创新在中国走得更远,欧姆龙扩大了教育投资,以推动本地人才的培养。对内,欧姆龙在中国成立全球首个企业大学,使培训与欧姆龙在中国的发展更有机地融合;对外,与国内多个教育机构开展合作,比如与陕西工学院共同出资建造国内技术最先进、水平最高的高校自动化技术实训中心,共同培养未来的创新人才。
对于欧姆龙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山田义仁先生表示:“中国是欧姆龙最重要的海外市场。我们认为单纯输入产品和技术不能满足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协创、人才培养及客户支持,是与本地合作伙伴实现共赢的关键。”2011年,欧姆龙成立了自动化中心(简称“ATC”),为客户提供从设备的企划、设计,到调试运用各个阶段的全面专业支持,为新技术的落地和应用开路,以帮助客户实现更迅速、更切实的自动化生产。
“借助本次综合展,欧姆龙将迎来在华发展的新起点,与此同时,欧姆龙也期待通过可持续制造的思路为客户提供更符合他们真实需求的产品,也希望这一思路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竞争力,从而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最实际的支持。” 山田义仁先生最后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