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技术转移模式创新 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成果转化重要推手
  • 点击数:592     发布时间:2014-05-30 16:33:00
  • 分享到:
关键词: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名单,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推广中心等95家技术转移机构被科技部正式确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技术转移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增强,对促进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8年确定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全国技术转移工作的深入开展,技术转移机构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技术转移模式不断创新,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技术交易手段日益丰富,服务业绩逐渐凸显,已经成为我国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科技部火炬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示范机构规模和水平同步提升

  据了解,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工作已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除外)依据创新资源优势、市场化需求导向、技术交易活跃程度等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69家,覆盖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等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专业机构。在机构类型上,主要可划分为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独立第三方技术转移机构、政府所属技术转移机构、技术交易所、技术产权交易所等6种类型,其中以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所属技术转移机构占技术转移据主导地位,三类机构累计占技术转移机构总量的8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大学的技术转移机构已达92家,其中列入国家“211工程”的大学62家,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技术转移机构已逐步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技术转移机制和模式,技术转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技术转移服务向专业化、市场化、高端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据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从业人员达到29462人,促成技术转移项目71285项,成交金额1397.97亿元。其中,促成国家公共财政投入项目的转移转化成交金额194.82亿元,占总金额的13.94 %;促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项目679.64亿元,占总金额的48.62 %;累计服务企业210102家,解决企业需求171047项,获得发明专利20541项。

  技术转移模式特色鲜明

  我国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技术转移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务模式,极大地丰富和延伸了技术转移的内涵。其中,较为突出的模式和机构分别是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推广中心为代表的技术熟化推广模式,以厦门中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网上技术交易模式,以中北国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技术集成经营模式,以浙江大学苏州工研院为代表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模式和以西安科技大市场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资源统筹模式等。

  “目前,我国的技术市场仍以技术供给方驱动为主,因此以高校、科研院所及其衍生的技术转移机构为主体的技术转移服务创新较为活跃。其中,技术熟化模式将技术转移的工作反向延伸到科技研发的整个过程,通过产学研互动有力促进了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技术集成经营模式通过提升专业化技术经营和服务能力,极大地挖掘了技术转移的价值空间,成为技术供给驱动型示范机构的重要培育方式。”科技部火炬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第三方技术转移经纪服务机构,在技术服务、代理、法律、咨询、培训、投融资等领域不断深化和创新,初步形成了完善的技术交易服务链条,推动了技术交易市场的活跃,未来有望成就一批创新能力强、服务水平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技术转移高端服务机构。

  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推广中心为例,该中心自2009年成立以来,先后为1500多个项目在技术咨询、推广转化及产业化等方面提供了科技服务,为6000多个项目开展了信息推介服务,累计促成技术转移成交额超过2亿元。“我们充分整合了首都的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集团等高度集中的资源优势,在实践中逐步组建了一支稳定的、老中青相结合、具有专业特长的400余人的专家队伍,这支队伍的建立为我们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与此同时,我们充分发挥专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及专业特长,对科技成果在国家产业政策、技术的可行性、先进性、成熟度、市场推广应用前景等方面开展专家咨询评议工作。我们先后举办了各类科技成果专家咨询评议会、论证会、技术交流研讨会、科技成果鉴定会近500场。经过专家指导,进一步加速了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推广转化及产业化步伐。项目方普遍对这种与专家面对面、互动式的交流形式感到非常满意。”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推广中心主任严长春表示。

  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技术转移有效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了区域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态势,已成为我国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和源泉。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扬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在扬州布局以镁合金、碳纤维、玄武岩纤维、铝合金为主体的汽车轻量化材料创新集群,通过与国内多家知名科研机构及企业合作,引进关键项目,形成轻量化材料的装备、原材料、加工成形等全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布局;中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加大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力度,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开展校地合作,先后与湖南、广东、江西、贵州、浙江、新疆等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并在当地建立了中南大学技术转移分中心,共同开展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区域人才发展规划及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与合作,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近几年,通过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引导和培育,已涌现出一大批服务能力强、转移模式突出、信誉良好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创新,带动了地方技术转移体系全面构建,引领了我国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方向,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迎接新一轮大规模的国内国际技术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技部火炬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