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以开放式创新模式聚集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产业从“4+1”向“4+2”体系发展创新驱动“仲恺制造”迈向“仲恺智造”
  • 点击数:785     发布时间:2014-08-19 21:42:00
  • 分享到:
关键词: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7月28日

    尽管上半年中国经济整体增速放缓,但并不影响惠州仲恺高新区持续地大踏步发展。今年一季度,惠州仲恺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2.1亿元,增速达13.7%;而根据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惠州仲恺高新区预计今年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将大幅超出预期目标,按2014年、2015年GDP年均增长1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的增速,预计到2015年,园区将实现GDP 700亿元,人均GDP 16万元,均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值40%。

    令人赞叹的数据背后,是近年来惠州仲恺高新区努力构建“4+2”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手笔、大谋略。

    近年来,惠州仲恺高新区以智能装备制造业为增长点,推动产业从“4+1”向“4+2”体系发展,确立平板显示、LED、移动互联网、新能源四大优势产业和云计算、现代装备制造业两大发展方向的“4+2”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打造出了一片投资发展的热土、高新技术产业云集的高地,成为“惠州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重要引擎之一。

    云计算产业聚集 成惠州仲恺高新区一道“靓丽风景”

    近年来,惠州仲恺高新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惠州LED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基地和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广东省物联网产业基地等。2013年,惠州仲恺高新区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正式获批全国首批十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之一,云计算产业的聚集已成为惠州仲恺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一道靓丽风景线。

    惠州仲恺高新区的决策者认为,当前国际经济战略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各国加快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而云计算产业作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被业界公认为是继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IT产业革命,发展前景向好,潜力巨大。

    为此,惠州仲恺高新区依托终端制造的优势,以发展云技术和终端相关产业技术为重点,利用广东的产业区域优势,以开放式的创新模式进行技术的集成,将云计算应用产业与传统终端产业相结合,形成了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

    在惠州仲恺高新区仲恺高新科技产业园,“智慧城市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建设中,一台台大型终端服务器已投入使用。作为园区“慧云计划”的一部分,该中心由惠州仲恺高新区与深圳太极软件有限公司等企业联手打造。该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采用典型的云计算三层服务架构,提供信息基础设施、平台及应用软件三层云服务,是国内首个能同时提供三层云服务和云体验的公共服务平台。不久前,该中心正式通过了严格测试,计算能力达到每秒100万亿次,可用存储容量为5PB,光纤网络宽带1Gbps,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该中心不仅支撑着园区政务、教育、医疗三种云应用的运行,还为众多企业提供云虚拟服务器服务、云盘存储服务和数据库服务。

    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 构建“4+2”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近年来,以打造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为契机,惠州仲恺高新区加速发展以平板显示、移动互联网、新能源、LED、云计算和智慧装备制造为主导的“4+2”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3年,惠州仲恺高新区围绕“4+2”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开展延伸产业链的招商活动,共引进了125个项目。包括平板显示产业上游项目信利AMOLED,中游项目国显液晶模组项目、帝晶科技、艾卓尔泰中小尺寸模组项目;LED下游应用项目东贝光电、杰西智能、正威光电、掌网3D产业园等。同时,为补足现代服务业短板,惠州仲恺高新区启动了专业市场五金机电城的建设,开发了T-park、仲元广场、天益广场等城市综合体项目,推出御湖一公里、五一新村等中高端房地产项目。2013年,各类项目中已履约项目123个,履约率达98.4%。

    2014年,惠州仲恺高新区内外资招商引资任务数额为317.89亿元,同比增长25%。截至今年5月底,惠州仲恺高新区共引进内外资项目31个,总投资93.15亿元,完成全年总体任务的29.3%。

    同时,为做大做强“4+2”产业,惠州仲恺高新区开展了新能源产业基础调研、产业组织学习工作,上半年已储备了信利AMOLED项目二期6代线、旭硝子、韩国GS新能源、德赛集团智能物联网产业基地、沃尔核材等优质项目近百个。

    接下来,惠州仲恺高新区将以自行车产业园、LED产业园等产业组织载体的建设为抓手,以服务落户项目为手段,力促优质在谈项目落户,力求在新能源产业、平板显示产业组织上优先取得较大突破。

    对于未来的产业发展思路,惠州仲恺高新区将克服产业发展大而全的旧思维,在产业精细化发展上下功夫,深入研究“4+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细分领域,编制产业组织路线图,高度关注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行业细分前三名企业和高成长企业的发展动态,进一步强化产业组织招商,谋划引进一批百亿级项目,形成未来2-3年重大项目“梯队式”建设新格局,力争未来5年内在若干个细分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加快创新体系建设 推进“仲恺制造”向“仲恺智造”转变

    随着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新一轮产业布局正在形成。在这场争夺战中,惠州仲恺高新区在短短几年间,依托自身的智能终端产业优势,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加快产业规划、完善城市布局,力争将4+2产业体系打造成一张惠州的“新名片”。

    为了加快完善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惠州仲恺高新区先后与元晖光电、TCL集团、TCL移动合作共建了仲恺光学设计中心、LED检测中心、移动互联智能终端产品检测中心、惠州仲恺高新区电子信息公共技术研究院智能终端与系统平台开发中心等4家公共服务平台,并建立首个海外创新机构,支持亿纬锂能与美国宾汉姆顿大学联合建立海外实验室。此外,惠州仲恺高新区通过全球视野构建孵化器生态链、加快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等举措,强化了园区创新驱动战略。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4K智能云平板终端、车载北斗导航智能终端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品应运而生。

    加快产业的创新发展不仅靠政策,还要靠高标准、高起点的谋篇布局。目前,惠州仲恺高新区拥有慧云生态创意产业园、科技金融新区、潼湖智慧城和中韩科技园等一批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平台,集智慧创新、云内容服务、科技金融、创意设计、企业区域总部、文化休闲、生态家园于一体;同时聚集了留学生创业园、高校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工业设计园和大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主体,核心发展智慧教育、智慧设计、物联网、大数据、软件及内容创意等智慧产业。

    为了进一步聚集创新资源,完善产业链竞争力,惠州仲恺高新区还引入了“产业组织”理念,一方面通过举办产业发展座谈会、行业协会、产品展示会等形式,搭建企业交流平台,分享信息,为企业合作穿针引线;另一方面,严格把控项目入区,不但要求引进项目效益高,同时还要能对园区其他企业形成支撑作用,企业之间相互合作,能够对产业链条形成互补。

    惠州仲恺高新区企业德赛电池有限公司与三协精密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全自动生产线,不仅成本是从外地进口生产线的15%,还能根据新产品的需求随时调整生产线。2013年,惠州仲恺高新区引进信利AMOLED项目,在它周围将形成一个利益链和生态群,以AMOLED项目为母体衍生多家子体共同盈利。该产品还将带动手机部品的革新。

    “产业的集聚效应是长方照明选择惠州仲恺高新区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方照明董事长邓子华表示,惠州仲恺高新区具备区位优势,同时也是产业集聚的地方,产业供应链的配套设施也很完善。

    下一步,惠州仲恺高新区还要深入推进创新机制改革。据惠州仲恺高新区委常委、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周章玉介绍,《仲恺高新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已经出台,惠州仲恺高新区将通过产业组织招商、审批绿色通道、科技体制改革等多个方面的改革措施,建立一套以创新驱动为导向的发展机制,加速聚集创新资源,力图走出一条仲恺特色的改革新路,目前总体方向已经确定。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