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百名海外院士专家中关村行 共襄创新发展大局
  • 作者:杨文利
  • 点击数:632     发布时间:2014-10-18 22:46:00
  • 分享到:
关键词: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国庆节前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迎来了一群不同寻常的客人——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81名海外院士专家以及84名海外人才,实地考察中关村前沿技术成果和创新创业环境,参加中关村海外人才开发座谈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路演”等一系列活动。同时,与中关村各界代表汇聚一堂,举行创新创业交流会,为中关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献计献策,共襄创新发展大局。

     展示中心上演高端“科技秀”

     9月28-29日,位于北京西北四环附近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上演了两场别具特色的高端“科技秀”。

     第一场高端“科技秀”代表中关村最新前沿技术成果。9月28日上午,81名海外院士专家来到了展示中心,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院士专家们参观了3D打印、集成电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和健康等中关村高新技术成果展区,了解了增材制造、大数据、纳米材料、生物芯片、量子通信等技术的自主研发应用情况。

     “很震撼!”海外院士专家纷纷感叹,他们认为中关村很多企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已达到甚至超越国际水平。

     另一场高端“科技秀”是9月29日下午举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路演活动”。来自美国、加拿大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84名海外高端人才,与中关村企业家、投资人、行业协会负责人等各界人士深入互动,共同交流前沿技术项目。其中,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张成奇演示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大信息网络搜索引擎”技术项目,受到中关村大数据领域产业技术联盟和企业的关注;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 David Waite演示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污水处理膜系统”,引起中关村节能环保领域产业技术联盟和企业的浓厚兴趣。活动中,共有9个国际前沿技术项目通过路演方式进行了展示。

     与路演活动同时举行的还有中关村海外人才开发座谈会。中关村海外人才创业园负责人推介了人才政策,交流了中关村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做法与经验。7名应邀前来的北京市政府海外人才工作顾问分别交流发言。

     悉尼大学医学院副教授、首席科学家孙君泓认为,中关村是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集聚了大量高端人才,新形势下,要加快建设国际人才开发体系,特别是注重开发利用境外优质的科技智力资源。

     瑞典麦蓝德伦大学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教授严晋跃认为,中关村要在全球坐标系中找发展定位,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扩大开放,加强与各国各地区的交流合作,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主任研究员石德利认为,作为北京市政府海外人才工作顾问,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学术优势和社交网络优势,为中关村发现和推荐一批优秀人才,支持中关村人才融入国际竞争。

     座谈会上,中关村管委会与美国美中发展合作委员会、美国新英格兰高等教育委员会共同签署了“共建人才发展与协同创新平台”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强人才与技术合作,搭建高端人才的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创新要素国际化循环与配置。中关村管委会与清华校友总会签署了《人才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将广泛吸引清华大学海外校友到中关村创新创业。

     北京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北京正在加快建设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要发挥中关村作为国家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优势,实施更加积极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集聚世界水平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团队,以博大的胸襟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海外院士专家献言中关村

     9月30日,近百名海外院士专家与中关村各界创新创业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参加“百名海外院士专家中关村行”创新创业交流会,为中关村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出谋划策。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普渡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顶尖千人计划”专家朱健康认为,中关村是世界上科技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拥有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优势,特别是中关村培育和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领军企业、高校院所、创业金融、创业服务等要素相互作用,打造了开放包容的环境,有利于与国际接轨。

     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奥克兰大学教授、新材料及纳米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高唯认为,中关村开展了一系列政策先行先试和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探索了创新驱动发展道路,要紧抓国家和北京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优势,吸附和转化世界前沿技术成果。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牛津大学终身教授崔占峰认为,中关村在国际化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要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谋划创新发展,善于开发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拓展国际市场,不断提升自身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北京市人才领导小组组长姜志刚表示,中关村是首都创新驱动发展的龙头。要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谋划中关村创新发展,加快推进科技管理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改革,持续构建和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推动中关村不断开发对全球产业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始创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和集聚领军企业与高端人才,加快打造全球创新资源的集散地、新兴产业的策源地、人才国际化发展的“软口岸”,推动中关村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经济和科技竞争。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

     在此次交流会上,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王小兰代表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促进会,发布了《中关村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行动宣言》,号召广大海内外有识之士与中关村创新创业者协力同心,共同推动中关村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据了解,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和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过26年的发展,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同时也是我国最具吸引力的创业中心。2013年,中关村实现总收入3.05万亿元,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8%,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21.7%。中关村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的金额和案例数量,占全国的1/3,这个指标与硅谷在全美国所占的比例相当。中关村还诞生了大批高科技、高成长型企业。2013年,中关村全年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362家,比上年净增了465家,相当于不到1天时间就产生1家收入过亿元的企业。

     “中关村正在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表示,近年来,中关村示范区围绕建设全球创新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实践,主要体现在集聚全球高端人才;探索新的制度设计以激发创新活力;吸引转化全球前沿技术;搭建境外创新平台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谋划创新发展的全球化布局等。“衷心希望广大海外院士专家关注、支持中关村的建设发展。同时非常希望多听大家的建设性意见,为中关村创新发展出谋划策,与我们同心协力、携手共进,把中关村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