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厦门市、清华大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友会三方在北京签订筹建协议,共同组建清华海峡研究院,标志着这一产学研综合创新平台正式落地厦门。清华海峡研究院将围绕海峡两岸经济社会与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新型创新载体建设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同时,清华海峡研究院还将成为海峡两岸合作发展的独特纽带、重要智库与强力引擎。
清华海峡研究院成立后,厦门火炬高新区将作为研究院产业推进职能的主要对接载体。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清华海峡研究院的落地不仅对厦门火炬高新区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厦门的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清华海峡研究院强大的智力基础将为“美丽厦门”建设和厦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清华海峡研究院将产学研结合,加快推进厦门市产业发展。
高校与地方结合
建设全国第5所清华研究院
清华海峡研究院落户厦门,成为继深圳、北京、河北、浙江之后,清华大学与地方共建的第5个地方研究院,也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又一创新平台。
清华海峡研究院是高校与地方结合的产物,一面是清华大学的技术和智力支持,一面是当地政府的政策和环境优势,这样的“强强联合”使得清华大学的地方研究院一直在当地,乃至一定区域范围内发挥着引领、示范、孵化的重要作用。
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为例,这个成立于1996年的我国第一个新型科研机构已累计孵化企业 1076 家,目前在孵企业 557 家,毕业企业 519 家,孵化投资上市公司 18 个,孵化企业 2012 年总收入 345 亿元,纳税16.9 亿元。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不仅承担了一批重大项目的产业化工作,还先后投入 5 亿元建成了21 个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为战略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有包括10多位院士、中央“千人计划”、浙江省“千人计划”以及外籍专家在内的 130 余位高层次人才,5 个省、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以说,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已成为该区域的“人才高地”。
“清华海峡研究院也将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需求结合起来,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清华海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与其他4所地方研究院一样,清华海峡研究院的建立将为厦门的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对台前沿的独特地理优势,也将助推清华海峡研究院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崭新平台。
科技与产业齐飞
带动城市经济转型发展
当前,厦门市正积极推进“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构建“5+3+10”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大力培育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旅游会展、航运物流、软件信息等十大千亿元产业链(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精做优现代都市农业为战略重点,以抓龙头项目、打造园区载体、营造创新环境为主抓手,打造海峡西岸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最具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清华海峡研究院的建立,将依托两岸清华的资源基础,结合厦门及海峡两岸的产业特点,建设海峡智库,通过借助或设立各类智库型组织,为海峡两岸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智力支持,还将促进应用型高新技术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积累,促进应用技术研发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前提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清华海峡研究院将整合高校、企业、政府、金融等创新要素,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差异化引进大项目、搭建大平台、孵化大企业,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发挥积极作用。”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厦门市最新推出的《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行动计划》(讨论稿)中明确提出,要打造创新平台,积极争取厦门火炬高新区试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有关政策,在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股权激励等方面探索试验。清华海峡研究院的设立,将为厦门火炬高新区推动产业创新提供强大助力,为“美丽厦门”的建设贡献力量。
重应用
打造新版地方研究院
清华海峡研究院将被打造成为清华大学的“升级版”地方研究院,其显著特征就是因为它的“市场化”路线。
“想在网络上购买处方药,又担心买到假药?那么,通过厦门电子商务可信交易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就能为你辨别真伪。”据了解,清华海峡研究院将设立海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参与研究中心工作的助理研究员于潇博士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厦门电子商务可信交易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将为消费者提供企业、商品基础信息和网络信誉查询、防伪认证以及违规信息监测等服务,有效解决网购的可信问题。”
事实上,厦门电子商务可信交易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只是海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一个专项。为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关键技术和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厦门市的大力支持下,将在清华海峡研究院框架下设立海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该中心与厦门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着力推动可信交易、电子发票、两岸网络自贸区三大专项。
市场需要什么,就推动相关科研技术的市场应用。以市场为导向,成为清华海峡研究院的一大特点,重视应用研究机构的设立,也将为地方经济带来源源不断的效益。例如,清华海峡研究院还拟设立移动互联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该中心首期将推动移动健康云平台项目,项目密切契合厦门发展高端医疗与移动互联网的方向,预计3 年内发展用户 1000 万人,销售家庭健康终端设备 20 万台,收入超过 10 亿元。此项工作有利于推进健康产业发展,解决医疗资源短缺和突破医疗资源共享的“瓶颈”,提高信息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医疗健康的公共服务和保障能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重创新
推动产学研全面发展
今年9 月,清华大学旗下紫光集团与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签约,厦门清华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园正式落地厦门火炬高新区。该产业园项目投资总额 40 亿元,占地 300 亩,将引进包括清华紫光下属的展讯通信和锐迪科等核心企业在内的 30 家以上优质集成电路企业及其核心业务,形成系统性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和规模化的集成电路企业群,预计5年内年度总产值超过 100 亿元,税收超过 5 亿元。该项目也将成为清华海峡研究院产业协同与延伸的重要平台。
突出产业导向,通过创新驱动助力产学研齐头并进,一直是厦门火炬高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清华海峡研究院正积极推进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和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三方合作,探索在清华海峡研究院框架下成立车联网与新能源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推动相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清华大学与厦门金龙的合作时间比较长,在合作的3种产品进入产业化阶段时,巧遇清华海峡研究院成立,可以说是一个双赢发展的好时机。”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范晶晶博士表示,未来,他们将着力打造一个集清华大学的技术资源、金龙集团的产业化平台以及海峡研究院政策平台等优势于一体的产学研专业平台。
目前,清华海峡研究院正积极助推一批科研及产业项目,包括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医疗器械、立体视频技术及系统、海洋科技联合研究项目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此外,厦门火炬高新区还与清华大学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推出了“清华团队在厦创新创业专项支持计划”,设立了厦门海峡清华创业基地。作为清华海峡研究院创业孵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基地设立仅2个月即有首批 5 家企业入驻,产品涵盖O2O 电商、大规模在线公开项目实训、混合动力电动车整车控制与侧翻预警、3D 打印、4G 通信与云会议等,注册资本总计近 3000 万元,厦门海峡清华创业基地将帮助更多源自两岸的清华学生、校友、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的高科技领域早期项目实现产业化。
集智力
汇聚城市发展新动力
“美丽厦门”建设不仅需要“外在美”,更需要“内在美”。清华海峡研究院将汇聚更多智力支持,增强厦门城市发展的“内在美”,如通过清华大学智慧环境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的大数据和智慧环境解决方案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管提供技术支撑;以清华人居示范镇项目,服务城市转型发展。而在“外在美”方面,清华海峡研究院借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城市视觉规划设计研究所为厦门量身定制了“重构视觉秩序、激活个性基因”的规划设计思路,秩序化梳理形态、色彩、动态,使城市界面更为美观。
此外,清华海峡研究院还积极发挥辐射台湾的地理区位优势,将经济发展的合作触角同时伸向海峡两岸。海峡金融研究中心就是在清华海峡研究院框架下拟成立的金融研究机构,旨在促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加快金融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对厦门金融业发展和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智力支持,在厦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改革创新经验,搭建两岸金融人才培养基地;在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清华海峡研究院还以跨境电商为切入点,在厦门开展以两岸“新三通”为特征的网络自贸区与“网络丝绸之路”的规划工作,探索网络自贸区的发展经验。无疑,清华海峡研究院将成为厦门乃至区域发展的“新磁场”,不断吸引智力和财力的汇聚。
聚人气
筑造两岸人才新高地
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正积极创建福建省产业人才聚集基地,以厦门人才聚集区建设为主轴,以建成独具特色的“地标性”产业人才聚集基地为目标,努力将厦门火炬高新区打造成为福建省最具吸引力的产业人才创新创业园区。清华海峡研究院的设立,将为厦门火炬高新区的“招才引智”增加砝码。
以两岸清华交流为基础,以两岸各项合作为重点,清华海峡研究院既依托两岸清华在学术、文化等方面合作交流的深厚基础,整合并发挥两岸清华的学科、人才、研发优势,形成两岸清华的共同创新中心。同时,依托各类智库、组织,以及相关活动、平台,促进两岸在学术、科技、产业、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重点推动青年交流和人才培训,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融合。
今年10 月,“美丽厦门,创赢青春,梦圆两岸——海峡两岸青年(高校)创意创新创业邀请赛”全面启动,成为进一步发挥厦门在两岸青年交流中的桥头堡、大基地和创业总部的作用,服务推动两岸产学研融合的一个全新舞台。邀请赛还成立了首个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投资联盟,为优秀项目成长创造融资服务平台。同时,通过成立首个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导师团对参赛的两岸优秀青年创意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辅导,帮扶跟踪项目的育成。据悉,此项赛事涌现的优秀项目在厦门火炬高新区落地后,都将享受专门的优惠扶持政策。
“清华大学以研究院为纽带,与地方联合实施技术开发、联合培养创新人才、联合共建科研创新载体,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科研攻关方向和技术转移模式,不断提高学校的开放办学水平;地校双方以研究院为平台,不断拓宽人才交流渠道,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培养和决策咨询提供服务,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在清华海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看来,清华海峡研究院将成为厦门人才吸引的新引擎,筑造两岸人才汇聚的新高地。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