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培育龙头企业 天津科技服务业再发力
  • 作者:李洋
  • 点击数:798     发布时间:2015-06-19 00:04:00
  • 分享到:
关键词:

    5月29日,天津高新区迎来了百家机构金融服务中心的正式落户。该服务中心将汇集不低于100亿元的社会资本,为天津高新区内不同成长阶段企业提供链条式、综合融资成本低的金融服务。

    天津高新区在科技金融服务领域的创新和探索只是其科技服务业蓬勃发展的一个侧面。近年来,天津高新区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和公共科技服务需求,大力推动创业孵化服务、研发设计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实验检测服务等优势科技服务业,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4月,天津滨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科技部首批25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之一。

    “通过3-5年的科技服务业试点,天津高新区科技服务业将向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高端化、集聚化发展,推动一批科技服务业创新示范项目,打造6个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形成研发服务、技术转移服务、创业孵化服务及科技金融服务的链条式服务体系。形成一批实力较强、创新能力突出、能提供综合性服务的科技服务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小巨人。基本形成业态特色突出,经济效益明显、创新能力强劲的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到2017年,通过发展天津高新区科技服务业,促进天津市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以上。”天津市科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京津冀互联互通   推动“陈果”变硕果

    高校、科研院所研发的科技成果难以变现成社会生产力,而企业想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手里攥着资金却不知道应该找谁要技术,导致产品科技含量始终在低位徘徊。长期以来,这种现象一直是困绕科技界和企业界的一个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天津市近年来也在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经验。

    “在创新链上,取得发现、成果、专利等这一阶段比较容易实现,而组合各种要素加工成为市场接受的产品这个阶段就比较难了,这就形成了创新孤岛。”天津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处长高宁表示,科技成果的“价值窗口期”十分有限,一旦错过极有可能导致大量科技成果价值贬值甚至消失。

    在天津当地,类似实验室科研成果错过“窗口期”,让他人抢占先机的“遗憾”并不少见。例如,南开大学一直走在镍氢电池研究的前沿,对储氢合金技术开展了很多研究,但是由于没有及时开发出产品,后来让日本抢占了先机。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与我国的科研管理体制有着直接关系。“长期以来,我国为科研人员评职称、落实工资待遇,都是以学术论文为主要参考指标,忽视了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用。”高宁表示。

    为此,2015年3月天津市财政局、市科委、市教委、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市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在改革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权、收益分配管理制度、收益分配激励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例如,明确规定由各单位自主决定对持有的科技成果采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开展转移转化,各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科技成果的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不再审批或备案。各单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入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不再上缴国库。对用于奖励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不得低于科技成果转化所得收益的50%等。

    近日,京津冀三地科技协会签署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合作协议,旨在推动三地科技项目、科技产品成果的互联互通。“京津冀三地科协将分别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并进行对接,通过联网建立数据库、专家库、评价体系、服务规范,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天津科技服务业协会秘书长陈天翔表示,该协议的签订,将进一步调动北京市科协、天津市科协、河北省科协全部所属科技社团力量,实现科技资源良性互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创业孵化一站式服务

    在国家创新创业新形势的带动下,天津市迎来了众创空间建设热潮。3月22日,位于天津高新区的创新空间正式启动。3月27日,天津滨海新区首批众创空间正式揭牌,位于空港经济区的北大创业训练营天津基地以及位于天津开发区的京津互联创业咖啡成为天津滨海新区首批众创空间。

    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天津基地致力于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企业孵化与加速等服务。

    据介绍,入驻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天津基地后,在硬件方面,企业可享受宽敞明亮的开放式办公空间、多媒体直播培训教室、多功能咖啡休息交流区;在软环境方面,还有线下各种公开课、讲座、沙龙、项目路演、读书会、社交Party等。此外,天津滨海新区的多项创新创业扶持优惠政策也有专门的讲解和协助申领。而在“大家的董事会”、项目锤炼场、创业导师团等的帮助下,创业者将获得无偿咨询。

    以前,科技创业者大多是孤独上路,随着众创空间的出现,这些没有创业经历的初创者开始走到一起。“起初开始创业时,由于从创意到产品需要涉及工程、成本、客户体验、数据检测等方方面面,我们费了很大力气才做成个半成品。”思塔科技(天津)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梁铭玮说,这种困境直到他来到北京大学创业训练天津基地创新创业培训中心后才得到改变。

    天津雾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璐也感同身受。“这里不仅能为创业者提供办公空间和投资人,也能和其他‘创客’进行思想交流碰撞。”陈璐表示,众创空间让我们创业者不再孤单,还能让企业运营经济成本大大降低。

    此外,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天津基地还积极成立配套的创投基金。“这笔基金主要来自北创营的战略合作伙伴如海尔集团、瑞可利集团等,以及企业家校友。基金的管理人员来自北创营的优秀企业界和投资界导师。”袁航说。

    探索科技资源共享新机制

    2015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部署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

    近年来,从租赁科研设备到租赁科研团队,天津积极探索科技资源共享新机制,借助电子商务模式,把学校的大型仪器设备和实验室“介绍”给企业需求方,帮助企业研发相关产品。

    “借助电子商务模式,卖家晒仪器、晾价格,买家则可以比价格、给评价,好评的多少直接与政府的补贴挂钩。按照使用质量和效果,按年度给予每个单位最高50万元的财政补贴资金。”陈天翔表示,新模式运行以来,企业预约络绎不绝,天津市69家单位近700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机时间从每天平均不足6个小时,提高到了12个小时。大型科研仪器的利用率,由原先的年总开机时间不足30万小时,增长到现在的50多万小时,翻了近一倍。

    除了政府搭台租赁科研设备,许多科研单位还通过市场化方式为企业提供科研团队的租赁。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围绕总投资超亿元的2500多台设备,建立起了一家专业化的服务公司。不仅对企业开放大型科研设备,还凭借国际认证的实验室资质,为企业提供药物分析测试等全程技术解决方案。

    “企业既不需要设备的投入,也不需要自己去培养团队,一年期间要做的项目,在这里只需一个月即可完成。今后,天津还将升级这一共享机制,建立起不同领域的专项服务平台,让科技资源辐射到更多企业,提升全社会的创新能力。”陈天翔表示。

    天津市国家级科技资源服务业基地将聚集国家科研基础资源,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搭建公益性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大平台,面向全社会开放提供服务,培育一批科技服务业集群,打造覆盖环渤海、辐射全国的科技资源服务聚集区,其核心是搭建“一个平台,四个中心”的公共服务体系。即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和数据挖掘分析中心、数据长期保存中心、仪器共享服务中心、科技报告管理中心。

    陈天翔表示,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的引进,对于天津来说,不仅有利于科技成果实现落地、转化。更重要的是,京津两地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后,有利于天津全面打破科研活动“闭门造车”的状况,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