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船舶工业“十三五”规划思路拟定
  • 点击数:763     发布时间:2015-07-08 10:43:00
  • 分享到:
关键词:

来源:中国水运报 

    从日前第五届中国海洋工程国际研讨会上获悉,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牵头编制的船舶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初稿已经完成,规划将结合《中国制造2025》纲领性文件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有望以船舶工业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专项规划形式出台。重点扶持高端海工装备,并配套出台推动船舶兼并重组,高技术船舶走出去,如船舶出口信贷扶持等政策。《规划》提出到2020年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及关键配套设备制造能力明显增强,进入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其中,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核心技术主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聂丽娟介绍,行业协会已经组织专家开展了中国船舶工业“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工作,提出了初步发展思路和目标及相关政策建议。由于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被《中国制造2025》列为十大重点之一,规划将突出高端海工装备的地位,加强扶持。规划将推动船舶兼并重组、创新制造,高技术船舶走出去,如船舶出口信贷扶持将是政策重点。

    “十三五”规划前期稿也直陈我国船舶工业发展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结构性产能过剩突出,行业集中度不高,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产业综合技术实力待提升;船舶配套产业发展仍然滞后;管理水平差距较大,生产效率亟待提高。因此,规划前期稿提出,下一步我国船舶工业将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和信息化,绿色发展。具体目标有造船产量占全球份额40%以上,力争达到50%;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核心技术主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本土化率达30%以上。

    重点任务包括化解造船产能过剩、推进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鼓励军工企业生产民用基础设施和“民参军”;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打造智能船厂;加强配套设备自主化建设能力;推进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扩大对外合作和开发等。

    在第五届中国海洋工程国际研讨会期间,多位业内行业人士表达了坚定看多的态度。

    这些企业最直接的信心来源于油价低迷时期中国装备的性价比优势逐步显现。华彬集团高级副总裁刘少华表示,现在的海工装备越造越贵,使用效率却越来越低,“石油公司真的需要这么贵的船?”刘少华介绍,集团建造TIGER钻井船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去除不必要的功能,同时尽量发挥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能在中国造的就在中国造”,建造成本大幅降低。

    中船重工714所高级研究员刘健奕预测,全球海工装备市场经历2年的低谷后,会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企业坚信,未来中国海工企业的崛起离不开与国家战略的对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