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忙中偷闲,浏览工控网9月25日博文,不由得被段永康先生的这篇文章吸引了。这次和以前读他的文章一样:欲罢不能;不同的是:读完这篇文章,我已满眼热泪。从这篇文章里,不仅感受到文中女儿的自立,更能感受到女儿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智慧、通达 、民主和信任。在作者看来,一个人身体的成长固然重要,心灵的成熟和富足更足珍贵。段先生夫妇养育孩子,看似无心,实则暗合了教育的规律。相信这篇文章对每一个关心孩子成长的人都无不裨益。我坚信,不管孩子将来能否出人头地,只要其一生自立并富于感恩之心,不仅会有益于社会,并且会会活得光彩而幸福。 |
写在女儿升入大学之际
我们这一代人, 大多为独生子女的家长, 对孩子的教育具有的是间接经验. 同时对他们的成长又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现实社会中变化的环境非常不同于我们自己所走过的经历, 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那么我们如何为孩子设立一个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目标呢? 这个目标是否就是考入名牌大学, 找到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 还是应该另有所立? 我们的体会是, 要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和对亲人, 师长, 周围的人和国家的感恩之心. 人因为幸福而快乐,而幸福源于对生活的感恩.
当女儿只有七个月大的时候, 因为工作及经济和住房条件, 我们只好把她送到了在东北的奶奶家. 七, 八个月后接回来的时候, 我们惊奇地发现, 孩子不仅已经能够蹒跚走步, 咿呀学语, 还能够很稳当地坐在桌边自己用羮匙吃饭. 手上有要丢掉的包装纸, 果核等, 会自己送到垃圾筒里……这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大的启示, 我们那时还无法想象和设计孩子的未来会如何发展, 但我们意识到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的生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从此我们开始有意识地重视对孩子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比如说, 因为我们工作的地方离幼儿园比较远, 几乎每天都是最后一个接孩子回家. 那么我们就在送她去幼儿园的时候告诉她, 我们会来的晚, 不要着急, 要听老师的话. 虽然开始时看到那么多别的家长对孩子许诺”第一个接”时, 孩子有些泪眼汪汪的, 但过了一段时间就适应了, 而且很愉快地接受了. 记得有一次, 我提前去接她, 看到很多孩子都坐在那里向窗外张望着, 而她却全神贯注地看着电视里的动画片. 我们很欣慰她对父母的理解, 更欣慰她能够很愉快地面对.
我们常常说女儿可能是世界上年纪最小的勤工俭学孩子. 那是上小学的第一个寒假, 因为家里没有人照看她, 就送到了原先的幼儿园. 她每天都帮助老师给孩子盛饭, 盛菜, 带小朋友游戏, 照看小朋友午睡, 午睡后穿衣服. 一个多月后, 当我们去感谢老师并准备结帐时, 幼儿园老师说什么都不同意, 她们说“假期老师少, 你的孩子帮了我们那么大的忙, 就算勤工俭学了吧”.
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家里买了房子. 要装修了, 我们一起逛过好多的建材市场, 让她自己挑选墙面的颜色, 壁纸的样式, 地板, 家具的款式都是她自己决定. 但装修完成时, 又是一次惊喜, 她房间的那种协调性即使我们大人们也不一定能够设计出来.
这种自立能力的培养, 还包括许许多多的方面, 让孩子锻炼自己坐公交车去学书法; 假期在家里自己安排作息时间; 重要的事情自己先作决定, 然后我们给出建议; 自己报名参加社会上组织的英语夏令营; 参加去美国的教育考查; 在高三前的暑假, 和同学们一起去四川地震灾区作自愿者, 等等.
孩子从小学到中学到高中, 历任过大队, 年级和班级的干部工作, 这和她的自立能力是分不开的. 几乎所有的老师对她这方面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是的, 要立人须先自立.
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 我们无法去想象和设计他们未来会走过什么样的道路, 但我们一定可以做到的是, 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 考上名牌大学不一定就会让孩子们一帆风顺, 但自立能力会让他们收益终生的.
自立, 是关于孩子的生存能力; 而感恩, 是关于孩子的道德教育. 记得女儿刚上小学的时候, 有一次我问她, 在我们这个家你幸福吗? 她回答说幸福. 我接着问, 因为什么呢? 她的回答真的令我很惊讶, 也很感动. 她没有说我们给她买好吃的, 好穿的, 好的学习用品, 带她去好玩的地方等(实际上在这方面我们追求的都比较简单),而是说”爸爸妈妈都对我好”
初中二年级的时候, 女儿获得了全国<<生活的准则>>作文二等奖, 她用奖金为班级购买了好多的图书, 和大家共同分享. 女儿说, 作文的素材和写作的立意, 都离不开老师同学的帮助及日常学习中的相互影响.
高三的第一学期, 紧张的高考复习气氛越来越重. 学校要举行“成人仪式”. 女儿被推选为年级的组织者之一. 那段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在家里做完功课, 就一头扎进了构思, 准备活动中. 听老师和同学说, 在学校她也是这样利用一切时间准备. 我们虽然很是担心她的高考复习, 但看到她那一丝不苟, 全情投入的状态, 我们相信那一定源于感恩的情结. 我们支持她, 帮助构思和寻找素材.
成人仪式的那天, 四个多小时的活动, 从头到尾充满着感恩这个主题, 对家长, 对老师, 对食堂的师傅, 对宿舍的管理人员, 对学校的保安, 对国家, 对社会…… 很多的家长都眼含泪花, 被深深地感动了. 这是大有希望的一代,这是在更加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中依然能够寻找到健康成长之路的一代. 我们没有理由抱怨他们的责任心不强, 只关心自己.
高考结束后, 女儿曾和我们说, 她计划在这个假期去看望在东北的奶奶一家人, 北京的老爷一家人, 从幼儿园, 到小学, 到中学, 到高中的老师们, 感谢他们这一路上对她的关爱, 付出的心血.
现实生活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 很多人会以抱怨来发泄心的不快. 而一个心态健康的人, 会以感恩和宽容来面对, 会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女儿如今选择了北京大学的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 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 为我们的国家创造出美好的生活环境来报答国家和人民的养育之恩.
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隐形的翅膀>>, 虽然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但也考验了同学们的功底及对生活的积累. 女儿这一次作文得了高分, 是和她对生活的感悟有很大的关联. 我们坚信, 自立和感恩, 就如同一对坚韧的隐形翅膀, 助力她在人生的旅途中, 搏击风雨, 于彩云间自由地翱翔.
信息来源:工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