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首次成功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佛山市南海区奖励资金将由目前的20万元提升至30万元;南海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将于今年年内启用,以吸引更多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为南海企业服务……今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将以品质创新为核心,引领整个科技工作,为南海制造向南海智造的转变“加速度”。
对414家企业建立一对一服务档案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就像一块金字招牌,获证企业不仅能享受到15%的优惠税率,还能增加无形资产。目前南海区共有287家高新技术企业,仅在2014年总销售收入就超过603亿元,同比增长15%。而在最新公布的2015年度纳税大户名单里,频频可见高新技术企业的名字。
“南海有大量中小型企业,意味着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潜力很大。”南海区副区长刘铭恩表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申报工作,南海有压力但也有空间。
“我们从去年底就开始对南海区企业进行摸底,对有条件的414家企业进行了排查,并建立一对一的档案。”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常务副局长何焯辉表示,高新技术企业是南海创新驱动的的重要力量,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申报是今年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政府层面,南海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和培育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4月1日起,《佛山市南海区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专项扶持奖励办法》正式实施,仅奖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这一项,南海区财政每年将安排6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其中,对首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补助从20万元增加到30万元;新增对通过复审或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5万元补助;对纳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给予10万元补助;对企业每认定1件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给予补助1000元;对成功服务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中介机构给予每认定1家3万元的奖励。
“科技超市”预计年内投用
佛山沃顿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今年10月将迎来高新技术企业的复评。回想起3年前申报时准备各种材料等往事,该公司董事长赵文华仍有许多感慨:“要准备的材料很多,对于平时专注做技术研究、做市场研究的企业人来说,当时申报时很痛苦,花了很多精力。”
相对于南海众多科技型企业来说,科技服务显然是南海还要补齐的“短板”。“南海当地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科技服务的中介机构确实不多,例如南海去年有2644件专利,但是在南海注册的专利事务所只有4家,有专利代理师职业资格的人仅有8人。”何焯辉坦言,这也影响了企业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或申报专利等科技项目的积极性,尽管此前已开始着手大力引进和培育科技服务机构,设置了总额1000万元的科技创新券,奖励企业购买科技服务,“但远远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今年,南海区正着力在桂城打造一个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预计在年内落成并投入使用,将成为南海服务高新技术企业的新平台。何焯辉介绍,集聚区将打造成为南海的“科技超市”,集聚知识产权和专利申报、科技金融、科技评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多类型的科技服务机构。同时,科技服务业聚集区的建立也能吸引大批人才前来,解决本土科技服务类机构缺乏、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通过科技中介去撬动科技成果和市场。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已确定入驻的机构有15个,预计进驻的服务人员超过170人。
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自启动“蓝海人才计划”以来,截至目前南海区已引进53家团队和项目,而第六批的申报工作已经启动,正向全球征集项目。
据透露,在第六批“蓝海人才计划”的评审和引进工作,南海区将更加注重团队和项目与南海本土产业的成功对接几率,为此也计划在评审中增加本地民营企业家作为评委。同时,扶持政策方面也有所调整,今后,如果经过市场检验证实落户团队极具发展潜力,南海区也将另有后续的扶持措施,如团队项目在通过终期验收以后获评为优秀团队的,南海区还将奖励最高100万的场地租金补贴作为后续扶持,让这些项目在孵化器出来之后扎根南海,为南海的经济做加速、做增量。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