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让更多成果走出实验室北京海淀发布“概念验证支持计划”
  • 点击数:575     发布时间:2018-11-16 21:02:00
  • 分享到:
关键词:

10月9日,在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暨中关村创新创业季活动启动仪式上,北京市海淀区发布了中关村科学城“概念验证支持计划”,帮助研究人员和团队迈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步”。

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于军表示,“概念验证支持计划”旨在弥补基础研究成果与可市场化成果之间的间隙,是助力创新主体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死亡之谷”的有益尝试。

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步”问题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命题。

北京市海淀区作为中关村科学城主体区域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始终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工作重点,依托密集的创新资源和丰富的科研成果,多模式、多维度推进工作开展,走出了一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中关村之路”。

“但是,同欧美发达国家主要创新体相比,我们对科技成果转化后端关注多、前端关注少,支持较为成熟阶段的二次研发项目多、支持基础研究形成的一次研发项目少,造成大量科研成果还没有走出实验室就‘夭折’,极大地限制了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于军介绍说,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海淀区与北京市科委合作设立了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在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在此基础上,海淀区决定实施‘概念验证支持计划’,进一步将目光前移、将支持环节前移,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细分阶段,以促进基础研究项目向概念验证项目转化为核心,弥补基础研究成果与可市场化成果之间的间隙,帮助研究人员和团队迈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步’。”于军表示,实施“概念验证支持计划”的目的,就是不仅要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后期的“推动者”,更要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前期的“铺路者”。

据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发布的“概念验证支持计划”在国内尚属首次,支持项目为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项目,优先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领域项目。以促进概念验证活动开展为核心,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支持创新主体开展概念验证活动。计划每年面向区内征集支持20个项目,单项支持不超过50万元,并发放不超过10万元的协同创新券;同时组建概念验证项目专家顾问团队,邀请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为入选项目提供辅导。

二是支持高校院所设立概念验证中心。首批支持5家,每家每年给予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连续支持3年;对概念验证中心服务团队联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概念验证中心服务团队专业化水平。

三是对通过概念验证的项目进行持续支持。对通过概念验证并进行落地转化的项目,纳入北京市海淀区孵化培育体系,在投资、落地空间和人才落户、公租房等方面提供综合支持。

于军表示,通过实施概念验证支持计划,希望由政府较多分担创新创业的早期风险,形成包含概念验证、基础研发、创业孵化、加速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链条服务支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位创新创业者都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相应支撑服务。

海淀双创升级版注入新内涵

“海淀区科教资源丰富,拥有大量富有潜力、亟待转化的科研成果,此次发布的‘概念验证支持计划’,是海淀打造‘双创’升级版的一个缩影,也代表了海淀努力的一个结果。”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北京市海淀区科委主任林剑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作为我国首批入选的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北京市海淀区在推动双创政策落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成效明显,已经连续两年被国务院办公厅表扬。2018上半年,北京市海淀区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建设,以“挖掘文化与科技融合新动力、构建新型城市形态”为发展思路,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海淀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不断增强,新型城市形态建设不断推进,创新活力不断释放,区域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北京市海淀区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业和教育业四大行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5%左右,对经济贡献率超过80%。工业高端化趋势凸显,2018年1-8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48.0亿元,同比增长24.7%。新兴产业创新效率和能级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成果不断涌现,寒武纪发布全国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旷视科技成立人工智能新零售研究院。截至2018年7月,中关村科学城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9000家,约占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40%。

目前,北京市海淀区正在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制定发布了《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及2018年任务分解方案,以“创新发展16条”推动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同时,强化高端创新资源引领,推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技计划和重大平台建设,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落户海淀,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石墨烯研究院、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等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落地中意创新中心、中关村—法国巴黎大区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国际机构。

林剑华告诉记者,除了此次发布的“概念验证支持计划”,北京市海淀区结合今年年初发布的“创新发展16条”明确的重点任务和创新主体实际需求,形成39项拟修订和出台的政策清单,进一步强化对企业研发投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城市建设支撑、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成为推动双创上水平、促进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