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的生命线
  • 点击数:2313     发布时间:2019-01-21 13:07:00
  • 分享到:
关键词:

在人类历史上,4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过去40年是改革开放的40年,是翻天覆地的40年,是举世瞩目的40年。40年的伟大实践证明,坚持改革开放,我们就高歌猛进;放慢改革开放,我们就蹒跚而行。从人类文明和世界现代化角度看,改革开放既是中国复兴的转折点和加速器,更是未来中国现代化的胜负手和生命线;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现代化中国。

一、40年前: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的转折点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首先,改革开放是一个历史拐点。从18世纪到21世纪末,世界现代化进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起步的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在此期间,中国先后错失了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扩散的机会(1793年左右)、19世纪第二次产业革命兴起的机会(1860年前后)和20世纪第三次产业革命发展的机会(1960年左右),但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正好与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兴起同行。

其次,改革开放推动三个转变。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中国现代化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我们在上下求索、左右摇摆。但20世纪70年代起步的改革开放,至少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三个转变。(1)发展理念的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2)发展模式的转变,即从指令性计划经济向全球化市场经济的转变。(3)国际合作的转变,即从有选择的国际合作向全方位的开放的转变。

其三,改革开放改变中国走向。以2000年人口超过百万和统计数据比较齐全的国家为分析样本(约131个国家),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学家麦迪森的研究数据,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1990年PPP不变价格计算)的世界排名大致为:1820年第48位,1900年第71位,1950年第99位,1980年第97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现价)的世界排名,2000年第78位,2010年第63位,2015年第49位。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国际地位从下行通道向上行通道的历史性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分水岭。

二、40年中: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的加速器

2018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全面展示了40年的辉煌成就。在过去40年里,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的发动机和加速器。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过去40年的伟大成就。

其一,改革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40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1978—201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2.8倍(按不变价计算),人均国民收入从200美元提高到8690美元,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过去40年里,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十一位跃居第二位,经济水平从低收入国家晋升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其二,改革开放是社会进步的加速器。改革开放极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1978—2017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2.8倍,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了18.0倍,全国平均预期寿命从65.9岁提高到76.7岁。2017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恩格尔系数下降至29.3%,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1%。201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其三,改革开放是国际合作的催化剂。根据世界经验,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绩效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的。内因是自身努力,外因是国际环境,改善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复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并成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1979年邓小平成功访美,翻开了中国全面外交的新篇章。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国际经济体系的活跃成员和全球化的参与者。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高水平的奥运会,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013年以来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影响。改革开放已促使中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包含体育和文化)等领域成功融入世界体系之中,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大家庭中有能力和负责任的一员。

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中国科技事业同样取得巨大成就。例如,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位,科研人员投入量居世界第一位,科技经费投入量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论文总量(在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数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和技术、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9个领域发表的科技论文总量)居世界第二位,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排世界第四位。在一些世界科技前沿和国际科技组织,活跃着中国科学家的身影等。

三、40年后: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的胜负手

2020年中国将开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将面临诸多难以回避的困难和挑战,其中三大挑战关系我们的成败。

首先,中国现代化的任务超过发达国家的总和。根据《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的分析结果,在过去300年里,世界上大约有20多个发达国家和10亿人实现了现代化;未来30年,中国将有约14亿人要实现现代化。从人口规模看,中国任务超过发达国家的总和。中国现代化需要重大理论创新。

其次,国际经验不足以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中国现代化报告2018》发现,在过去35年(1980—2015年)里,初等发达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的比例约为5%。2015年中国为初等发达国家。如果完全按照国际经验估算,2050年中国升级为发达国家的概率约为5%。中国现代化需要重大战略创新。

其三,中国现代化需要重大模式创新。过去300年发达国家大约10亿人的现代化,已对地球资源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未来30年中国约14亿人的现代化,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同样巨大,甚至更大。寻求符合现代化规律和中国国情、高效益低成本、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型现代化模式,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

全面开展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理论创新、战略创新和模式创新,需要有优良的创新环境和创新人才,需要激发和调动全民的创新活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可以营造优良的创新氛围,可以吸引优秀的创新人才,可以激发全民的创新活力。从这个角度看,改革开放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胜负手和生命线。

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科学支撑和战略服务,更是中国科学家的一份责任担当。建议适时组建“国家现代化研究院”,全面加强现代化科学研究,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创新、战略创新和模式创新。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

摘自《中国科学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