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有了复合材料 还欠智能化成形装备
  • 点击数:1362     发布时间:2021-07-19 16:55:31
  • 分享到:
“一代材料,一代工艺,一代装备”是材料领域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在复合材料应用广泛的航空航天领域,更需要从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到装备研制的系列突破。

“现在,我国已经开发出了多种型号规格碳纤维复合材料。但把这些原材料制备成高端设备上使用的零部件,需要研发出更多面向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成形装备,如铺放设备、三维编制设备,其中有一些技术依然是目前亟须突破的短板。”在近日召开的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发展国际高端论坛暨智能成形制造技术与装备国际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指出。

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了复合材料相关研究,并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果。但诸如纤维复合材料自动化编织装备等依然存在“卡脖子”技术难题。

单忠德表示,“先进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与装备是先进制造的重要代表之一,一些大型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的三维预制体还主要依靠人工和机械化、半自动化制造,三维编制复合材料构件成形制造装备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上有很大发展空间,在基础理论方法、关键工艺技术和系统装备方面还需要创新攻关。”

中国科学院院士闫楚良指出,自动化生产技术已经成为复合材料结构的主要制造工艺,其中包括自动筋条铺叠、自动铺带、自动铺丝等,但我国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技术相对落后。

“一代材料,一代工艺,一代装备”是材料领域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在复合材料应用广泛的航空航天领域,更需要从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到装备研制的系列突破。

闫楚良表示,目前民用飞机上ARJ21支线客机的复合材料为5%,C919的复合材料用量达到12.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目前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占比仍然偏小。

不仅如此,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树脂技术依然落后。“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适合于自动化生产,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并循环使用,国外已将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用于飞机上的高温部位,而国内基本没有看到应用。”闫楚良说。

此外,闫楚良还指出,国内复合材料废料处理大多数采用粉碎再利用或直接焚烧的方式,大部分属建材行业,航空航天领域没有相应的回收技术,而美国波音公司建立了复合材料循环利用工厂,已经开始运营。

在闫楚良看来,我国复合材料应用不仅在设计理念、方法和手段上存在差距,在应用规模与水平、材料基础研究和配套、制造手段、工艺设备上也存在差距,但这种局面将随着我国飞机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发生重大改变。

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的自主可控以及技术领先?单忠德表示,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是国家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市场需求量大。更好地实现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的自主可控,需要国家加大投入支持创新研发,汇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研力量,构建创新联合体和创新共同体,进行联合攻关,从“点的突破”到“系统性攻关”,实现高性能、高质量的高端成形制造装备自主可控,未来走向引领性、更前沿的探索,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深入研究复合材料技术体系的基础上,要制定国家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政策,建立复合材料发展智库,定期发布国内外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现状与市场信息,为相关产业健康发展护航。同时发挥行业协会与学会的信息、专家、技术平台等优势,加强先进复合材料产业技术培训与职业提升教育,保证产业从业人员的活力,发挥国家科研体制的优势,加强产业联合,促进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的协同创新。”闫楚良建议道。

 来源:《中国科学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