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发改委从数字化与技术角度定义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持续变革迭代和创新应用,城市智慧化已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建设智慧城市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保障民生服务、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量。
据研究机构分析,智慧城市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智慧城市探索
从2008年开始,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探索经历了智慧城市探索期、智慧城市调整期、智慧城市突破期、智慧城市融合期等几个阶段。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非常广泛,但核心主线是利用“新信息技术”提升城市服务质量。
(2)智慧城市调整期
从2014年3月~2015年12月,主要特征为国家层面成立了“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部际协调工作组”,各部门不再单打独斗,开始协同指导地方智慧城市建设。
(3)智慧城市突破期
从2015年~2020年,主要特征为提出新型智慧城市理念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智慧城市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重点内容是以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分享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分割。
(4)智慧城市融合期2020年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智慧城市的融合发展培育了创新土壤,新冠疫情也为城市带来了精细化治理的线上新常态。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数量快速增加,发展规模也在同步扩大。我们不难发现,在此次“新冠”疫情冲击下,智慧城市在实践中经受了考验,同时也暴露了出不足。而后疫情时代,智慧城市建设在创新协同、为民服务、数据共享、产业赋能、安全保障、绿色低碳等方面又都出现了新的发展导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合与应用,带动了城市数字基础能力的跃升,智慧城市建设获得全新的“智慧支持能力”。新能力催生新要求,创新协同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新要求。新技术的相互联动,使智慧城市形成了新的应用场景,拓宽了智慧城市的范围。
本期《自动化博览》围绕智慧城市专题,邀请企业分享优秀的应用案例,其中不乏多项新一代信息技术交叉融合创新的成熟实践。比如企业打造的基于边缘计算+AIOT的实时智能交通控制系统:采用“云-边-端”AIoT架构,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强化学习、交通控制与仿真和边缘计算、物联网控制等技术,创新构建了“边缘计算+实时自适应算法+广域控制”的融合应用系统,有效解决了城市交通数据统一处理困难、数据处理高时延困难、资源计算和优化控制困难、不同部门业务联动困难等交通控制行业亟待突破的重大问题。
当然,智慧城市是个宽泛的概念,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中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其中还包括了智慧楼宇、智慧水务、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细分领域。但无论哪个应用行业,达成智慧化的目标都需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在不久的将来,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必将迎来发展的突破和又一崭新阶段。
摘自《自动化博览》2022年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