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CESI)主办的“国际linux标准与应用论坛”在北京天鸿科园大酒店举行。大会就Linux标准化与应用需求、国际国内Linux标准化发展与动态、下一代输入法及输出规范化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进一步推动Linux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本次大会标志着Linux在我国首次有了自己的标准。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Linux已成为发展国内软件产业的契机。因此,Linux标准的制定一直受到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相关政府、机构的关注和支持,并已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此次参加论坛的除了相关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业界专家、国内主要Linux厂商、硬件厂商、中间件、应用厂商及用户以外,国际Linux权威组织FSG(Free Standard Group)、LPI (Linux Professional Institute)的代表也有到会,充分体现了国内外对中国Linux标准制定工作的重视和关注,也体现了此次会议的权威性。由于Linux国际合作的日益加强,充分吸收国际Linux标准的先进合理性,并保持适当兼容是非常必要的。此次FSG、LPI国际权威Linux组织的专家将就Linux标准的国际发展最新动态与中国专家和厂商进行介绍和沟通,并就中文输入法标准方面的合作展开深入的探讨,这有助于我国有关Linux领域的中文系列标准逐步走向国际,并得到国际Linux标准组织的认同。
从2000年底中文Linux桌面系统开始进入政府采购至今,Linux\"不成熟\"面貌虽然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Linux的办公软件、浏览器等关键性的应用软件已经能够实现与Windows兼容,并可以做到平稳过渡。但与Windows相比,Linux在应用软件、外围设备的支持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解决Linux遭遇的软硬件兼容瓶颈问题,是制定Linux标准的最根本原因。随着政府采购法的即将出台,Linux标准的制定已显得迫在眉睫。统一的标准,将有利于应用软件的开发,有利于更多的软硬件厂商投入到Linux产业链中,有利于政府对Linux制定更为有力的推动支持措施,中国的Linux产业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势整合,实现良性、健康的发展。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国家标准制定计划,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CESI)、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软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新华科技系统软件有限公司目前已联合起草了《中文Linux应用编程界面(API)规范》、《中文Linux桌面操作系统技术要求规范》、《中文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技术要求规范》、《中文Linux用户界面规范》四份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这四份标准草案充分参考了国际Linux标准发展的最新成果,结合中文Linux的应用特点,全面满足推动中国Linux产业发展、鼓励Linux厂商开发、促进用户应用的各方面需求。上述Linux标准草案的制定工作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扶持,并被列入国家863科技计划支持项目。
本次举办的论坛上,除了专家发表了专题演讲,在互动环节,与会代表纷纷上台发言,一些代表的发言得到了与会到表的热烈掌声。一位用户代表发言希望国家在制定linux的标准中一定要从用户的角度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为突出所谓“国家独立性”“国家特色”而牺牲民众的利益,给广大消费者造成不便。如单项电源二芯、三芯不兼容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任何国家都没有这种情况。
2、制定标准首先必须满足企业的顺序,所以,标准的制定应先从企业征集。按照标准的级别等级,国际标准应该最低,企业标准最高。
3、桌面系统的设计标准应该进行调整。已经被淘汰的就不要的还保留,如声卡等;而新的东西应该在大规模生产之前就制定出来,如液晶显示器的数字接口等。
4、不同的应用和操作系统不一致,应该针对不同的应用标准侧重点也不同。如桌面系统应将方便应用的的典型安装装进去,服务器系统应侧重安全性。
5、加强安装的安全措施。在安装过程中,特别是在身份认证有效之前,应设置关闭远程访问的功能,以防网络病毒在安装过程中的侵入和修改。
6、从开机到登录界面的启动程序的时间限制也应该有个标准。
linux的应用,政府喊的很厉害,但这是任何一家都做不好的事情,所以要大家一起来做。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在LINUX标准制定方面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此次Linux标准与应用研讨会将Linux标准化需求与技术推广作为会议的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