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可望走向"深水区"时代
  • 点击数:1054     发布时间:2005-12-26 10:35:27
  • 分享到:
关键词:



    我国“十五”863计划之一的“深水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近日通过专家组验收,其主要成果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技术取得历史性突破,我国海洋油气开发有望从现在的陆架浅水区时代大步迈向深水区时代。

   
近10年来,全球海洋石油勘探领域已从水深300米的浅海区扩展到3000米的深海区。国外权威机构预测,未来世界油气总储量的44%将来自海洋的深水区。因受勘探技术的制约,我国海洋油气勘探活动主要在陆架浅水区,目前可动用的后备油气储量已显不足。

   
为此,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在“十五”期间批准设立“深水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课题,以开发研究和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中深层油气地震勘探技术。课题以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为依托单位,联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海洋调查研究机构及院校。

   
研究人员针对我国深水油气资源重要富存海域――南海北部陆坡区及南海海域重点油气盆地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从增加地震电缆长度、加大震源容量,提高深水区中深层复杂构造的地震成像质量及解决深水无井条件下储层的精细定量预测方向出发,历经5年技术攻关,研究集成了长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采集技术、复杂构造与中深层地震处理技术和无井约束储层物性预测技术等。

   
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光鼎为组长的验收专家组评价认为,该课题在集成长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采集技术、研制高频数字海底地震仪等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将为我国开展海域深水区油气勘探、海洋深部地壳探测与研究提供了高技术的支撑。

   
据悉,该技术成果已在我国南海、东海、黄海以及陆上的油气资源调查和勘探活动中得到应用,如我国海洋地质工作者运用此技术已在南海首次发现了厚度超过万米的巨厚的前新生代沉积层,为进一步开展深水领域油气资源调查指明了勘探方向。在这一高技术的支撑下,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的深水陆坡区将成为我国南海北部今后主要的勘探开发接替领域;东沙群岛以东、西沙海槽陆坡区、莺歌海盆地深水区以及南沙海域广阔的陆缘深水区等,也将成为极具潜力的油气勘探领域。

信息来源:慧聪网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