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阶段的工作目标为:通过对国内外钢铁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找出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对国内外相关行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领先实践进行分析和比较,作为制定信息技术战略规划的基准。
5.规划未来信息化整体架构
本阶段的工作目标是根据前面四个阶段的成果,搭建公司未来信息化整体架构。相对制造业企业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设计规划未来公司管控层面应用系统架构,设计未来的企业资源管理(ERP)层应用架构,设计未来公司制造执行(MES)层应用系统架构。作为公司的整体信息化架构,还应该包括公司未来的信息化系统环境整体架构和网络环境整体架构。
在本阶段需要对公司各业务板块在管理和日常运作上的信息需求进行分析,并按照公司运营战略的需要进行部署,再按照部署的先后顺序设计企业应用系统的组合配置。
在未来整体架构部分,还需要论述总体的风险及应对策略,探讨现有IT应用体系架构所存在的不足,并规划现有应用系统的整合方案。
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内容之一,公司范围内的数据标准化和信息标准化也是未来架构中重要的部分之一。
6.规划未来信息化技术架构
本阶段规划支持未来应用系统架构所需的信息化技术架构,其中包括网络、信息安全和基础设施架构、信息标准化、统一的技术平台和技术管理的体系。设计适合的IT组织结构来支持未来整体信息化规划的实施。
本阶段通过分析现行的IT网络、信息安全和基础设施,以了解需改进的地方(国内外一体化、异地容灾备份、信息内容安全),最终达到制定企业所需要的网络、信息安全和基础设施架构,这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定义公司信息化建设应采用的一致性技术平台,确定为支持未来应用系统、IT建设环境和战略部署所必需的人力资源/技能配置。
本阶段需要交付的资料对信息化非常重要,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网络拓扑结构;
——系统布置策略;
——一致性IT技术平台,范围包括:服务器平台标准、网络、信息安全平台标准、数据管理标准、应用开发标准、数据交换/集成标准。
四、结语
1.阶段划分规划方法的优缺点
按阶段划分规划方法是用科学的分解来理顺、细化复杂任务的方法,运用得当,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主要有如下的优点:
充分体现规划的艺术性的特征,规划是科学,同时也是艺术。通过对企业信息化的各个方面的调整,像魔方一样实现面面俱到。
有利于规划成果的展示,这是一个多样化的成果,有框架,有细节;有起点,也有终点。也比较方便利用各种方式来展现,如咨询报告、演示幻灯片、表格、图片等。
便于规划的结构化思考,有便于思维的逻辑化,有便于内容的体系化。
任何方法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按阶段划分也同样有缺点。不同的企业在阶段划分上存在的差别比较大,具体需要划分多少个阶段,需要根据经验来制定,同时也要求咨询顾问具有结构化的思维方式。
2.后续深入的探讨和优化
信息化是在不断发展的,具有技术更新快、策略多样化的特征。从企业的长远来看,信息化规划应该是一个滚动的阶段,任何一个规划都无法预测三年或五年后的情况,因此合理的、可行的规划应该以三年为期限,采取“每年更新,三年滚动”的规划策略。
信息化规划完毕后就是信息化的实施,在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修正企业的信息化方向,尽可能按照规划的步伐逐步推进,有计划地稳步发展。
3.国内外企业的对标阶段
本阶段的工作目标为:通过对国内外钢铁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找出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对国内外相关行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领先实践进行分析和比较,作为制定信息技术战略规划的基准。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为:
评估企业信息的标准化、安全性和共享能力;
评估企业信息与应用系统、信息基础设施;
评估企业信息技术管理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信息技术服务;
研究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案例分析,提供相关行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领先实践,并提出可借鉴的建议。
4.审视公司战略,确认IT战略及IT能力阶段
公司战略是公司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或文件系列,通过对公司战略的研究,就可以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展开分析,并总结归纳出公司的战略,使之成为规划的基础文件和遵循的原则。
公司IT战略是公司战略和愿景在信息化规划中的直接体现。它的目的是使企业的信息化适应公司所处的变幻莫测的外界环境,并为公司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服务。
公司战略和IT战略之间存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使得这两个不同领域的研究对象称为一个互相促进的整体。对于IT研究团队而言,进行IT战略规划需要公司战略的指引,整个IT规划最终要有效支撑公司的战略规划。
IT能力是对公司正确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衡量,要使得公司的IT能力能够为公司的发展服务,必须保持公司的IT能力的同步发展。在IT战略规划阶段要对公司的IT能力进行评估,并提出需要具体改进的地方以及改进的方案。
本阶段的工作目标为:通过对国内外钢铁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找出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对国内外相关行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领先实践进行分析和比较,作为制定信息技术战略规划的基准。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为:
评估企业信息的标准化、安全性和共享能力;
评估企业信息与应用系统、信息基础设施;
评估企业信息技术管理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信息技术服务;
研究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案例分析,提供相关行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领先实践,并提出可借鉴的建议。
4.审视公司战略,确认IT战略及IT能力阶段
公司战略是公司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或文件系列,通过对公司战略的研究,就可以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展开分析,并总结归纳出公司的战略,使之成为规划的基础文件和遵循的原则。
公司IT战略是公司战略和愿景在信息化规划中的直接体现。它的目的是使企业的信息化适应公司所处的变幻莫测的外界环境,并为公司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服务。
公司战略和IT战略之间存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使得这两个不同领域的研究对象称为一个互相促进的整体。对于IT研究团队而言,进行IT战略规划需要公司战略的指引,整个IT规划最终要有效支撑公司的战略规划。
IT能力是对公司正确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衡量,要使得公司的IT能力能够为公司的发展服务,必须保持公司的IT能力的同步发展。在IT战略规划阶段要对公司的IT能力进行评估,并提出需要具体改进的地方以及改进的方案。
5.规划未来信息化整体架构
本阶段的工作目标是根据前面四个阶段的成果,搭建公司未来信息化整体架构。相对制造业企业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设计规划未来公司管控层面应用系统架构,设计未来的企业资源管理(ERP)层应用架构,设计未来公司制造执行(MES)层应用系统架构。作为公司的整体信息化架构,还应该包括公司未来的信息化系统环境整体架构和网络环境整体架构。
在本阶段需要对公司各业务板块在管理和日常运作上的信息需求进行分析,并按照公司运营战略的需要进行部署,再按照部署的先后顺序设计企业应用系统的组合配置。
在未来整体架构部分,还需要论述总体的风险及应对策略,探讨现有IT应用体系架构所存在的不足,并规划现有应用系统的整合方案。
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内容之一,公司范围内的数据标准化和信息标准化也是未来架构中重要的部分之一。
6.规划未来信息化技术架构
本阶段规划支持未来应用系统架构所需的信息化技术架构,其中包括网络、信息安全和基础设施架构、信息标准化、统一的技术平台和技术管理的体系。设计适合的IT组织结构来支持未来整体信息化规划的实施。
本阶段通过分析现行的IT网络、信息安全和基础设施,以了解需改进的地方(国内外一体化、异地容灾备份、信息内容安全),最终达到制定企业所需要的网络、信息安全和基础设施架构,这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定义公司信息化建设应采用的一致性技术平台,确定为支持未来应用系统、IT建设环境和战略部署所必需的人力资源/技能配置。
本阶段需要交付的资料对信息化非常重要,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网络拓扑结构;
——系统布置策略;
——一致性IT技术平台,范围包括:服务器平台标准、网络、信息安全平台标准、数据管理标准、应用开发标准、数据交换/集成标准。
7.规划未来公司IT治理结构
通过分析企业现有的IT组织结构和相关的IT管理流程,以了解有何地方需要改进。在未来持续运营方面,研讨未来各信息化项目的推展与运营环境,制定公司内部一致性的项目管理与运营管理制度与标准。
本阶段需要交付以下几个部分的资料:
——现有的IT组织结构和IT管理流程的评估;
——未来IT技术架构蓝图和IT组织架构,其中包括网络、信息安全和基础设施架构;
——IT技术管理体系:IT延续性要求、系统和网络管理要求、信息安全和管理要求;
——信息化规划实施所必需的人力/技能配置;
——改善现有IT组织结构和IT管理流程的行动建议;
——内部统一的IT管理标准,包括范围:IT项目管理(组织、方法、管理规范、工具等)、系统管理(安全、运行、效能、问题管理等制度和工具)、维护管理 (维护策略、信息安全策略、组织、支持结构等)、用户支持管理(人力资源配置、组织、支持结构、服务水平、工具)。
8.信息化项目建设阶段划分和实施计划
本阶段主要在规划建议的IT应用系统和技术架构下,制定所需要的IT和业务流程项目,制定业务优化及IT建设项目的分段实施计划,提供实施计划上所需的变革管理、风险估算与控制等项目管理方法以减少实施计划的风险。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需要执行如下的工作:对各项战略部署进行修订、重组和归类。确定每一个业务优化及IT建设项目的目标和工作,确定每一阶段的项目及时 限、估计每一阶段的所需资源,提出相关预算并决定相关项目的先后次序,其中包括项目的价值、风险和投资预算的评估,以及项目之间的相关技术和依赖程度。
本阶段为规划中提出信息化具体实施列表的阶段,需要提交如下文档:
——规划期内的IT建设及所涉及管理优化方面的项目列表及总体实施计划;
——规划期内需要实施的IT系统项目的重要性和实施顺序;
——实施项目的部署建议,包括:各项目的范围及目标,各项目对流程和组织的配合要求,项目实施步骤及控制节点,推荐的备选解决方案及系统,对现有系统的处理与集成建议,各项目的预估定性效益,项目风险,内部资源要求,项目分阶段投资计划。
通过分析企业现有的IT组织结构和相关的IT管理流程,以了解有何地方需要改进。在未来持续运营方面,研讨未来各信息化项目的推展与运营环境,制定公司内部一致性的项目管理与运营管理制度与标准。
本阶段需要交付以下几个部分的资料:
——现有的IT组织结构和IT管理流程的评估;
——未来IT技术架构蓝图和IT组织架构,其中包括网络、信息安全和基础设施架构;
——IT技术管理体系:IT延续性要求、系统和网络管理要求、信息安全和管理要求;
——信息化规划实施所必需的人力/技能配置;
——改善现有IT组织结构和IT管理流程的行动建议;
——内部统一的IT管理标准,包括范围:IT项目管理(组织、方法、管理规范、工具等)、系统管理(安全、运行、效能、问题管理等制度和工具)、维护管理 (维护策略、信息安全策略、组织、支持结构等)、用户支持管理(人力资源配置、组织、支持结构、服务水平、工具)。
8.信息化项目建设阶段划分和实施计划
本阶段主要在规划建议的IT应用系统和技术架构下,制定所需要的IT和业务流程项目,制定业务优化及IT建设项目的分段实施计划,提供实施计划上所需的变革管理、风险估算与控制等项目管理方法以减少实施计划的风险。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需要执行如下的工作:对各项战略部署进行修订、重组和归类。确定每一个业务优化及IT建设项目的目标和工作,确定每一阶段的项目及时 限、估计每一阶段的所需资源,提出相关预算并决定相关项目的先后次序,其中包括项目的价值、风险和投资预算的评估,以及项目之间的相关技术和依赖程度。
本阶段为规划中提出信息化具体实施列表的阶段,需要提交如下文档:
——规划期内的IT建设及所涉及管理优化方面的项目列表及总体实施计划;
——规划期内需要实施的IT系统项目的重要性和实施顺序;
——实施项目的部署建议,包括:各项目的范围及目标,各项目对流程和组织的配合要求,项目实施步骤及控制节点,推荐的备选解决方案及系统,对现有系统的处理与集成建议,各项目的预估定性效益,项目风险,内部资源要求,项目分阶段投资计划。
9.规划汇报审查阶段
规划汇报审查阶段主要实现规划项目的交付任务,主要完成如下工作:
——汇报稿件编制,一般为PPT稿件;
——双方约定时间和地点,向企业负责信息化的领导汇报(一般情况下,也是规划的牵头领导);
——准备项目结题文件。
三、宝信规划咨询阶段划分的使用
宝信软件是一家具有多年信息化实施经验的IT公司,在宝钢集团多年信息化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信息化实施特色。在过去的几年中,宝信已经为国内多家企业进行过信息化规划,特别是钢铁行业的信息化规划。这是宝信在信息化规划中的长处和特色。
但是,宝信在过去几年为国内企业做信息化规划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或缺陷,过去宝信没有真正进行咨询规划的队伍,咨询规划的队伍主要由各个部门抽 调临时组成,队伍的协调和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人员散乱;文档各式各样;不同人员写规划文稿的不同章节的深度相差比较大;文字功底不足,经常出现 错别字,甚至出现其他公司的标志或名称;没有应用系统的规划咨询方法论等等。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没有一个真正把握规划稿件的部门,或者说没有一个牵头负责的部门,令人欣喜的是,宝信于2005年已经成立了专门做规 划的信息化规划咨询部;二是各个工程部门抽调的人员出于为自己部门的利益的考虑,对总体关心不够;三是没有采用咨询顾问应该采用的结构化思考方式进行思 考,也没有采用结构化的方式进行任务分解。
因此本文认为宝信在规划咨询中,必须采用合理的结构化的方式进行思考,采用结构化的工具进行任务分解。本文论述的分解方式只是规划咨询的一种常规方式,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完善,或者探索更加优秀的规划方法。
规划汇报审查阶段主要实现规划项目的交付任务,主要完成如下工作:
——汇报稿件编制,一般为PPT稿件;
——双方约定时间和地点,向企业负责信息化的领导汇报(一般情况下,也是规划的牵头领导);
——准备项目结题文件。
三、宝信规划咨询阶段划分的使用
宝信软件是一家具有多年信息化实施经验的IT公司,在宝钢集团多年信息化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信息化实施特色。在过去的几年中,宝信已经为国内多家企业进行过信息化规划,特别是钢铁行业的信息化规划。这是宝信在信息化规划中的长处和特色。
但是,宝信在过去几年为国内企业做信息化规划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或缺陷,过去宝信没有真正进行咨询规划的队伍,咨询规划的队伍主要由各个部门抽 调临时组成,队伍的协调和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人员散乱;文档各式各样;不同人员写规划文稿的不同章节的深度相差比较大;文字功底不足,经常出现 错别字,甚至出现其他公司的标志或名称;没有应用系统的规划咨询方法论等等。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没有一个真正把握规划稿件的部门,或者说没有一个牵头负责的部门,令人欣喜的是,宝信于2005年已经成立了专门做规 划的信息化规划咨询部;二是各个工程部门抽调的人员出于为自己部门的利益的考虑,对总体关心不够;三是没有采用咨询顾问应该采用的结构化思考方式进行思 考,也没有采用结构化的方式进行任务分解。
因此本文认为宝信在规划咨询中,必须采用合理的结构化的方式进行思考,采用结构化的工具进行任务分解。本文论述的分解方式只是规划咨询的一种常规方式,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完善,或者探索更加优秀的规划方法。
1.阶段划分规划方法的优缺点
按阶段划分规划方法是用科学的分解来理顺、细化复杂任务的方法,运用得当,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主要有如下的优点:
充分体现规划的艺术性的特征,规划是科学,同时也是艺术。通过对企业信息化的各个方面的调整,像魔方一样实现面面俱到。
有利于规划成果的展示,这是一个多样化的成果,有框架,有细节;有起点,也有终点。也比较方便利用各种方式来展现,如咨询报告、演示幻灯片、表格、图片等。
便于规划的结构化思考,有便于思维的逻辑化,有便于内容的体系化。
任何方法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按阶段划分也同样有缺点。不同的企业在阶段划分上存在的差别比较大,具体需要划分多少个阶段,需要根据经验来制定,同时也要求咨询顾问具有结构化的思维方式。
2.后续深入的探讨和优化
信息化是在不断发展的,具有技术更新快、策略多样化的特征。从企业的长远来看,信息化规划应该是一个滚动的阶段,任何一个规划都无法预测三年或五年后的情况,因此合理的、可行的规划应该以三年为期限,采取“每年更新,三年滚动”的规划策略。
信息化规划完毕后就是信息化的实施,在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修正企业的信息化方向,尽可能按照规划的步伐逐步推进,有计划地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