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担忧、不安和疑惑终于在11月26日此次展览会正式落幕时彻底消除了,当举办单位MESAGO公司总裁托马先生在总结会上自豪地宣布展会数据的时候,喜出望外之情溢于言表。据举办商统计,2009纽伦堡自动化展参展商为1237家,比2008年减少11%;展览面积从2008年的94,700平方米到2009年的89,000平方米,减少6%。参展商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小型的企业没有参展,但是几乎所有大型企业都参加了本次展览会,同时不少企业也增大了参展的面积。其中德国的展商数为972家,比2008年1101家减少12%,国外展商为265家,仅比2008年的285家减少了7%。由此可见,纽伦堡自动化展愈来愈国际化,愈来愈多的得到国际自动化厂商的重视。
值得高兴的是,尽管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工业的发展,但是工业界对于新技术的渴望,对于创新理念的发展以及对于寻找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热情始终不减。2009纽伦堡自动化展参观者数量逆境而上,达到了48,595人,比创记录的2008年增长了500人。尽管德国许多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制定了不少减少出差的规定,但是仍派出了技术骨干、项目经理参加了此次展会。参展商的创新精神、创新产品以及专业化的技术交流和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宗旨成为纽伦堡自动化展览会巨大的凝聚力。
由于展会面积的减少、展会参展人数的增加,整个会场显得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参观此次展会笔者切身感受到作秀的节目少了、交流的会场多了,接待的礼仪少了、专业的研发人员多了,走马观花的少了、探索问题的人多了,笔者在展会参观了三天,常常看到很多人整天甚至多天都在一个展台上与技术人员交流关键技术问题,常常看到展台上数个公司工作人员围着一个客户孜孜不倦地讲解,从技术、产品、应用、方案等各个方面来沟通,说服客户采用他们的方案或产品。正如德国知名的传感器生产厂 SICK 公司的总经理H?fling博士和三菱电气的副总裁Puetz先生所说,此次展会不仅访问展台的人数大大增加,同时交流的内容更为专业和具有针对性,许多参观者都是有备而来。这进一步印证了“有自动化控制问题,请到纽伦堡自动化展览会来” 已经成为该展会的标志深入人心了。 联想一下目前中国工业自动化展会的现状,这也是一个值得中国自动化界关注、思索的问题,一个没有特色、没有创新理念的展览会,其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有限的。
与往年一样,2009纽伦堡自动化展的参展商主要来自工业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企业和制造商,其产品和设备涵盖了控制技术、工业加工控制、系统驱动和组成、人机界面驱动、工业通讯、工业软件、接口技术、机电一体化和外围设备、传感器技术等领域。展示高新技术、推广自动化技术成为本次展会的突出特色。通过此次高新技术的展示,为业界众多的设计人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难得的交流机会,让我们看到了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趋势。
然而,本次展会报道与以往的报道不同之处在于不是更多地介绍新产品、技术的展示和发展,而是更多地探索一下在经历了经济危机之后德国自动化企业的思考和发展方向,从德国企业发展战略的改变中挖掘出些微对于中国自动化企业发展的有益启示。




1 只有经济危机,没有创新危机,经济危机并不带来创新技术的停滞不前
2009纽伦堡自动化展所有的产品和交流的技术都围绕三大主题: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保密技术(Safety/Security )、增效节能(Energieeffizienz)和工业识别系统 (Industrial Identification)。并与上届同样,专门开辟了无线网络技术在自动化领域应用的专题展台,由此可见在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大方向上并没有很大的变化。系统的安全,网络的保密,现场变送器、传感器的智能化,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不断完善的功能,速度愈来愈快的控制系统,使得工业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更广泛,控制对象更大、更复杂,控制范围更远;一个综合了DCS、PLC 和MC技术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正在形成,而且这个思路不断地在成熟,所开发的新产品也越来越多;自动控制系统走向自动控制网络,IT技术通过以太网、物联网进入控制网络;现场总线的应用带动了智能化变送器、传感器的开发。所有这些进步构成了分布式的自动控制网络结构,使得PLC、 DCS和MC控制规律能统一在一个综合式分布智能化的工业自动控制网络系统里。
值得注意的是增效节能的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德国经济发展的新的源动力。尽管在2009年德国自动化产品的销售额下降20%以上,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及其他节能领域的控制产品的销售量却反增不减。智能电网和IEC61850已成为世界电力系统发展的变革的方向标,是21世纪电力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展会上智能电网已不仅仅是一个热门话题,而且已开发出许多的产品在展会上做了展示,从smart metering 到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控制和网络技术,人们试图从智能电网的用户端着手通过采用工业化的IT技术和新型的智能化的仪器仪表来进入电力行业推动电力系统的革新,实现更高效用电、节能减排,采用新能源、再生能源、生物能源来实现更大程度上的电力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
笔者在这次展会再一次体会到了德国自动化行业持之以恒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作风。虽然,他们面临了多年未遇的经济危机,在资金流发生巨大困难的情况下,在企业的生存都出现危机的时候,他们采取一切节约的措施,如节约成本、减少工作时间、适当的裁员、降低日常开支等,而唯一没有发生变化的是研发的投入,在展会上笔者非常惊讶地看到短短一年时间,各个公司又推出了如此多的新产品。是的,经济危机阻挡不了创新技术的发展,因为惟有创新的产品才能打开新的市场和客户的大门。
2 中国工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展会上众所关心的问题
如果2009纽伦堡自动化展要选展会明星的话,那么中国当之无愧会当选。中国的发展已成为展会的一个重要的焦点和关注点。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说,可以在欧洲、美洲甚至东南亚市场销售额下降,但是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必须是增长的。有趣的是,在展会上与众多企业老总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刚刚还面带愧色的表示公司销售额不好,下降了许多,但是马上又会补充他们的中国子公司仍达到了一定的增长。大概是从侧面来表示公司的不景气是因为整体市场环境的恶化,在经济持续发展的中国,公司仍能保持稳定增长,从而证明其公司的能力和产品发展的正确性。
德国工程师协会副总裁Ziesemer 总结谈到,到今年上半年,德国自动化领域的销售量减少了19% ( 到12月份已超过20%) 。在欧洲和美国市场共计下降了25%,俄罗斯下降了40%,而中国市场却是正增长。看好中国市场、进军中国市场已成为展会探讨的重要话题。中国大力投资的新能源、城市建设、交通铁路已成为德国自动化公司的战略市场。谁能进入这些市场,谁就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如倍福、Bachmann的控制系统,雅迪的重载连接器,堡盟的传感器和菲尼克斯的产品等都因为进入了中国的风电行业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增长。下面仅举数例来说明当今中国的经济对于全球自动化领域的影响。
ABB德国公司 2008上半年销售量为20.3亿欧元,2009年同期为18.1亿欧元,下降约11%。但是能源技术部销售量反有增长,其中智能电网领域的开发起了重要的作用。2010年将会更大力进行这一领域的开发。
贝加莱集团公司 2008年销售量为3亿欧元,2009年为2.5亿元左右,下降约18%,但是中国子公司的销售额仍将保持超过两位数的增长。在2009年贝加莱集团公司开发了从IO模块到新的安全控制器一系列产品,并与施耐德结盟成为技术合作伙伴,与INTOUCH 开发HMI软件,并采用菲尼克斯的电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为客户和行业提供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预计2010年销售量将达到2008年的水平。
TURCK集团公司 2008年销售量为3.7亿欧元,2009年为2.7亿元左右,下降约27%。原因在于汽车和机械行业订单的大幅度的减少。尽管总体上在中国的销售也受到了影响,但是在过程控制领域,在中国增长了11%。公司在危机中开发了新的编码器,同时业务范围也扩大到人机界面,为客户和行业提供更完整解决方案。期望2010年销售量增长为10%左右,特别在美国、中国有大幅度的增长。
LENZE 集团公司 2008年销售量为6.21亿欧元,2009年为5.1亿元左右,下降约19 %。在危机中进行了组织机构的调整,提升公司形象,保持研究开发的投资为3千7百万欧元,基本与2008年相近,推出新的变频器产品。
WEIDMLLER集团公司 2008年销售量为5.33亿欧元,2009年为4亿元左右,下降约25%。原因在于机械行业订单的大幅度减少,但是在中国的销售额保持了持续稳定地增长,增长率超过了20%。WEIDMLLER集团公司在危机中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作了新的调整,同时投资 2千7百万元作为开发经费,保持了与2008年相同的水平,其中30%用于开发电子产品。2010年将继续加大研发的投入,同时开辟新的市场的增长点,如风能、太阳能和过程控制领域,同时业务范围也扩大到人机界面。
BECKHOFF集团公司 2008年销售量为3.5亿欧元,2009年为2.8亿元左右,下降约20%。但是在中国的业务由于成功地进入了风能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BECKHOFF集团公司第一大子公司。在危机中继续开发了新的基于PC的控制软件包Twincat-Version 3,采用了多核CPU技术,使得控制器的速度更快、性能更强、用途更广泛。同时在困难期,通过合理化的设计将产品的成本下降了40% ~50%,增强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PHOENIX集团公司 2008年销售量为12亿欧元,2009年为10亿欧元左右,下降约20%。全球的子公司除了中国外全部为负增长,只有中国公司销售额仍然得到了正增长,并在2009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海外最大的子公司。PHOENIX在危机中加大了对研发的投入,开发了目前世界上最快的Axioline-实时IO模块,为实现信息控制一体化的自动化控制网络打下了基础。同时新一代网络安全桥关也在展览会首次展出。
2008~2009年对于德国的工业控制领域是一个灾难性的年度, 但是在危机中,他们坚持了对于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投资,越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越是发扬创新的精神,利用危机加紧开发、研究新技术和产品,以便在经济复兴的时候及时地推入市场、占得先机,同时调整市场策略,规划新的公司持续稳定地增长的战略。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看好中国市场,将中国市场作为公司的战略市场,在中国建立本地化的研发队伍、开发本地化的产品,特别是建立提供客户订制产品的能力将会是2010年德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一个战略步骤。总之,在展会上,人们感受到德国的企业界的有志人士们在危机的阶段中没有退却、回避,而是用创新、勇气迎接挑战,真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3 经济危机中的反思和调整 -从自动化元器件供应商到自动化系统提供商
危机是思想启航的新起点,危机发生之刻正是企业家们询问危机根源,探讨未来方向之时。此次危机是经济增长模式的失败为何对工业自动化企业的发展有如此大的影响?如何避免其内在的联系?在展会中,我们惊讶地看到一些公司战略部署的改变,可以分析出,德国的一些中小型的企业,特别是一些以提供工业自动化元器件为主导的产品专业户在危机中静心地回顾着过去发展的历史,同时更思索着在任何经济环境形势下如何保持企业的持续稳定地增长,避免经济危机造成的巨大的打击。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如果在短期内再次发生经济危机的话,对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将是毁灭性灾难,因此仅仅有创新的技术、先进的产品还不能决定企业的生存和长期的稳定发展。企业发展的战略、企业在市场的定位、企业在领域里的作用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这里也简单地用所闻所见的几个例子来探讨一下德国自动化企业在危机中是如何思考,同时在后危机时代又将已什么样的姿态、以什么样的面目和什么样的角色重新出现在工业控制行业中。
贝加莱集团公司以发展驱动技术为核心,成为提供整套的专用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B&R 尽管09年销售量下降20%,仍投资 5千万欧元,将生产基地扩大三倍, 加大驱动系统产品系列投入。 从变频技术发展到步进/伺服系统,形成驱动系统的全方位解决方案,通过POWERLINK的推广和HMI的整合满足了简单到复杂的机械控制的需要,为提出整体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打下了基础,赢得了不少新的用户,为2010年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TURCK公司的口号:成为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商
TURCK在展览会上正式宣布TURCK将从一个自动化元器件提供商转化为自动化系统提供商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作为构成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第一步,开发了VT250 的HMI-PLC系统,此系统采用了软PLC技术,同时又将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通讯和FDT/DTM的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为工厂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
WAGO 收购HMI生产厂,成为全套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提供商
WAGO 作为一个重要的现场总线IO模块的供应商,在本次展览馆上也宣布了新的公司战略。 WAGO收购了一家名为ELREST的HMI生产厂,从而具备了包括人机界面、控制器、IO模块和总线适配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给用户提供完整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和控制平台。同时 WAGO 与ELREST 共同开发了“Automation Cockpit” 作为HMI的界面软件支持项目的开发、组态和编程, 为用户提供工程应用的解决方案。
WEIDMLLER从连接技术的供应商到自动化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WEIDMLLER 是一家传统的联接技术的元器件的供应商, 在危机中重新确定公司的战略决策, 提出了WEIDMLLER将成为能源、信号和数据的传输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彻底改变过去“产品目录+价格表+折扣对策”的营销方法。同时在这一决策中,WEIDMLLER不仅仅是元器件,更主要的是电气联接和电子技术的自动化应用方案的提供者,从现场变送器/执行层、控制层到控制系统,WEIDMLLER将提供一整套的能源、信号和数据的传输系统解决方案,同时开发了一系列用于汽车行业(AIDA)的产品,并为此在美国专门成立应用中心。
Rittal 从控制柜提供商成为工业控制柜工程集成技术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Rittal 作为国际上一个重要的工业控制柜和IT技术控制柜的提供商, 将在2010年收购专门为客户提供控制柜工程解决方案的Heitec公司。在整合之后, Rittal集团公司将不仅可以继续提供控制柜,同时也可以提供客户定制的工业控制柜的解决方法,开始从componant to solution 的里程。
在展览馆上不仅不少中小型的企业大张旗鼓的宣传各自公司新的方针政策,给市场和用户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我们不仅能提供产品、技术,同时可以为市场和客户提供工程项目的解决方案,而且大的跨国公司也纷纷提出自己的机构改革的措施,ABB、施耐德、西门子等都对组织结构、产品种类、战略市场体系等方面作了调整,为工业领域在后危机时代的新发展作好准备,相信这一点对这些企业的中国子公司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4 结束语
目前全球经济已逐步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开始步入缓慢复苏的后危机时代。这是经济周期中一个极为复杂、关键的阶段,传统发展方式面临打破,新的发展模式亟待确立,孕育新一轮技术突破,催生新一轮产业变革,创造新一轮发展需求,整个行业发展正在面临变革。而在此时举办的2009纽伦堡自动化展无疑对于工业发展的核心领域——工业自动化技术作了一次最好的检阅。没有喧哗、没有回避,展览会充满了务实和信心。不仅探索技术和产品发展的新方向,同时又利用经济危机不断寻找新兴产业。新近成为经济发展讨论焦点的低碳经济、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新方向,无疑将成为经济复苏的新的动力,而这些行业的发展和实现必然需要自动化技术的推动。2009纽伦堡自动化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技术展示平台,同时又向我们展现了战胜危机的价值在于利用危机来实现企业结构调整。危机消除了经济稳定增长时期企业的惰性,加速了企业模式转型。对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生产商来讲此时已不再单单停留在研究产品的种类,而是研究用户的技术、工程及解决方案的需求轨迹,以此为根据建立销售平台,实现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型的合作关系。 所以,许多企业的战略转移从一个单纯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元器件的提供商逐步地成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供应商或是一体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供应商,这决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在危机中思考,在思考中寻求新的企业增长模式的危机战略。
从展会上我们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德国的企业家们已在危机中养精蓄锐、苦练内功、准备就绪,迎接经济复苏时代的到来。那么,我们必须自问一下,我们准备好了吗?在目前世界经济格局重新分布的情况下,中国本土自动化企业们是否已经开发了一些产品和技术来应对经济复苏期后新兴产业的需求。如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西方国家强势推动低碳经济,大力开发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大力推动智能电网技术,从用户端入手,大力开发SMART MERERING、电动汽车充电站及通讯控制调度网络技术,同时开发数字化电站(IEC 61850)产品和技术等等。低碳经济趋势是有关全球人类福祉的大问题,中国也需要去做。那么对于中国自动化领域的企业来讲,怎么分享这个增长点,怎么抓住这些机遇呢?我们真诚地拭目以待,期待着中国自动化领军企业的作为。
源自:《自动化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