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盘点2009——危机中寻找机遇
  • 作者:宋慧欣
  • 点击数:949     发布时间:2009-12-29 14:44:28
  • 分享到:
关键词:

    时光飞逝,2009已然成为过去。而纵观中国自动化行业2009年发展,各种元素盘根交错,铸就了颇为波折的2009。2008年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登录中国,让中国自动化行业的2009在对于如何“过冬”的思索和探讨中拉开帷幕,危机中寻找机遇,是大多数企业的共识,也是在这一年里,每个企业都在着力做的事……

政策催生市场

    2008年底强势而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让中国自动化行业2009年的开端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下。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给中国自动化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政府“4万亿”投资对包括铁路、新能源、能源输送、节能、环保等行业的自动化应用产生积极影响,而众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建材、机械等相关行业无疑也起到了极大的拉动作用。

    年初国务院接连出台了面向十大行业的调整振兴规划,成为继“4万亿元扩大内需”之后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更全面、也更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是通过产业政策的干预,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从而化解内外风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积极应对之策。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制造业产品附加值,不再靠数量、靠规模打天下,而是靠质量、靠品牌求发展,是此次调整振兴规划的终极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自动化技术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节能减排是09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主题,而这对于很多自动化产品都是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电机在工业领域里成千上万的设备中运行,所消耗的电力占整个工业用电量的60%。变频器在电机节能降耗中的作用极为明显,据统计,变频器在风机、泵和压缩机上的应用,平均可节能25%。变频器已成为行业节能改造技术的首选。除此以外,节能型电机、用于排污监测仪器仪表类产品需求旺盛。

    合同能源管理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是一种新的业务模式,却正在给那些急需进行节能改造却苦于缺乏资金的企业带来福音。09年上海、北京等地相继出台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扶持办法(试行)》规定,明确对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予以政府资金支持,显示出了政府对于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推进企业节能减排进程的决心。

    09年底,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节能减排对于中国来说已不仅仅是姿态,而是将落实到数字的实际问题,对于很多制造企业来说,合同能源管理无疑是他们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最省心省力的方式,这一业务的未来市场空间可想而知。但遗憾的是,在这一业务领域,目前还是ABB、西门子、霍尼韦尔等国际大型自动化企业的天下,而中国自动化企业鲜少涉足。

中国市场地位加强

    虽然受印度、越南等制造业发展影响,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并没有停止,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有诸多优势,比如成本低廉,劳动力便宜,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靠近庞大的中国市场等等。国际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增加了中国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

    2009年对于中国自动化行业来说一大重要意义在于中国市场在全球自动化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得以进一步加强。在这一年里,中国市场成为众多跨国企业区域市场中的增长率第一、销售额第一,差距进一步加大。对于很多跨国自动化企业来说,中国战略已成为其全球战略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一点从在全球金融危机盛行之时,很多跨国集团仍不断扩大中国市场投资中可见一斑。

    在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多业务生产基地新址落成仪式上,ABB高调宣布2009年在中国新增投资超过1.5亿美元,除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外ABB2009年计划扩建另外6家企业,包括ABB上海高压电机有限公司、重庆ABB变压器有限公司、重庆ABB江津涡轮增压有限公司、北京ABB低压电器有限公司、合肥ABB变压器有限公司。中国市场对于ABB集团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富士电机为了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变频器事业,在无锡富士电机有限公司新建了第二期工厂,于10月举行开业式。作为中压变频器的生产厂正式开始投产。2009年12月8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工业自动化与驱动技术集团(宣布对其两个运营公司—— 西门子机械传动(天津)有限公司(SMDT)和威能极风力驱动(天津)有限公司(WDST),增加5亿人民币以上的投资用于对这两个运营公司进行工厂扩建。新增面积约35000平方米,计划生产专供高速铁路和地铁项目的配套减速机和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风能齿轮箱。在经济下滑背景下的大手笔增资更加昭显西门子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和承诺。

    对于2009年仍坚定中国市场投资的企业来说,以上几个例子只是“冰山一角”,然而“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中国市场已成为世界的焦点。

                                  

IT“融合”

    从“十七大”正式提出“两化融合”以来,“融合”就已成为最热门的词汇。“融合”是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体现,而从自动化的层面来看,在制造业的新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阻挡,能源、资源形势日趋紧张,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需要节能增效、创新工艺、改善经营管理。而将自动化与信息化管理结合,实施企业对整个包括供应链、生产、销售的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协同制造,IT系统与生产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极其重要,这迫切要求控制层能与信息层紧密地集成在一体,即自动化技术与IT技术的融合。

    近年来,为了体现“融合”这一概念,以第四代DCS为代表,很多企业提出了自动化集成体系架构,如施耐德的透明就绪(Transparent Ready )、西门子的全集成自动化(Total Integrated Automation)、罗克韦尔自动化的集成架构(Integrated Architecture )、三菱的可视化工厂(e—Factory )、ABB的工业信息系统(Industrial IT) 、艾默生的Plant Web  工厂管控网、Invensys Process(Foxboro)的 企业控制系统ECS(Enterprise Control System)等等。

    然而“融合”是趋势更是一个过程,工业以太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IT融合的实现在技术上提供了可能,但面对应用,仍有很多现实的问题还亟待解决。首先,对于中国用户来说自动化集成体系架构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中国大多数制造企业仍未意识到应用这一技术的重要性迫切性。其次,自动化企业在面对任一用户推出新的自动化体系架构解决方案的同时,还必须面对保护用户原有投资的问题,要考虑到用户现有的老系统与希望建立的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生产控制和信息系统新平台之间存在的差距,要考虑到各种新、老系统,不同品牌各类系统之间的集成问题,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慎重提供全面、具体的解决方案。虽然各大品牌多年来都在大力宣传这一理念,但市场的培育仍是摆在这些自动化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

工业无线技术进入过程控制

    工业无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直是近年来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随着工业无线技术的发展,无线技术的应用已得到很多用户的认可,但现在很多工厂仅仅把无线技术应用在非关键测点的监测上,而要使工厂使用无线网络控制更多的关键流程,就要求无线网络具有有线网络同样的可靠性和实时性。2009年两大工业无线标准在此方面都取得了进一步的突破。

    霍尼韦尔率先推出最新版本的基于SP100标准的OneWireless 工业无线解决方案。OneWireless R120在业内第一个设计冗余无线网关(WSG),使得工业无线技术可以应用于控制领域。最新版本的无线冗余网关(WSG)把现场无线设备的实时信息,无缝式的集成到工厂过程控制系统中。如果主网关工作异常或故障时,备用的冗余网关会自动无扰切换,确保数据通信安全、可靠。此外,独特的故障恢复功能能够避免过程数据丢失,并且该无线网络在现场硬件故障后,能够在2秒内快速自恢复。这同现有的OneWireless网络的冗余、多路径设计一起,成为业内第一个具备完整的硬件冗余和无线通讯冗余的工业无线解决方案,实现了现场无线设备和工厂过程控制网络的实时、可靠通讯。HART通讯基金会最近接到了NAMUR(德国测量与控制标准委员会)提交的报告,表示其已对WirelessHART技术能够符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过程工业中的应用要求表示肯定。经过对各个厂家设备的现场测试,MAMUR最终得出结论:WirelessHART通讯具有灵活、安全、性能可靠、与其它无线电技术共存等特点,并且可以在同一个WirelessHART网络中与其它符合WireleeHART标准的设备进行互操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继2008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用于工业过程自动化的无线网络WIA-PA(Wireless Networks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Process Automation)规范作为IEC/PAS 62601公共可用规范(2年复审期)正式发布后,WIA-PA技术及标准攻关组在牵头单位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带领下,与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精心配合再接再厉,在完善我国现有工业无线技术的同时,又向IEC正式国际标准(IS)的目标迈出了关键性一步。2009年7月3日,WIA-PA的NP(新工作项目建议)文件以100%的得票率通过了IEC全体成员国委员会的投票,同时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瑞典都指派专家参加WIA-PA国际标准起草项目组,以正式启动WIA-PA的IEC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可以说中国工业网络标准国际化的步伐又前进了一大步,但其真正的大范围应用推广还需要更多中国自动化人的共同努力。

    2009年,中国自动化产业在经济寒流中曲折前行,在全球金融风暴的阴霾中, 中国自动化市场依然将保持较快增长。IMS Research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包括可编程控制器、机器视觉、人机界面、伺服和步进驱动器、中低压马达驱动器和工业计算机在内的中国自动化控制系统市场规模在2013年将会达到1311亿元人民币,整个中国自动化控制系统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在12%左右。然而放眼未来,迎接中国自动化产业的是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及随之而来的更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了?


                                                                   源自:《自动化博览》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