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被韩国媒体称为韩国的“核电出口元年”。原本被法国、日本、美国和俄罗斯所主导的全球核电产业格局,正在因为韩国核技术的飞速发展而被打破。就在2009年12月27日,韩国击败法国、美国和日本等竞争对手,获得阿联酋一份价值至少200亿美元的核电站出口合同,韩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六个“出口”核电站的国家。
对此,《华尔街日报》评述说,韩国正出人意料地成为全球核电站修建竞赛的参与者,它突然间成了一个业内最令人垂涎的核电项目的最后胜利者。
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建设第一座核电站的韩国起步很晚,最初其国内企业只能做有关建设员工住宅、搬运沙子和碎石的外围工作,核心技术全部由美国完成。然而,如今韩国的核技术甚至开始向美国出口。韩国政府希望将核电出口发展成继半导体、造船、汽车之后的又一大出口产业。
韩国企业联盟能够击败法国阿海珐集团、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日本日立制作所,赢得阿联酋超过200亿美元的核电站合同,着实令世界感到惊讶。
按照韩国总统府的说法,这份合同价值204亿美元,由韩国帮助阿联酋建造4个轻水反应堆。考虑到核电站今后60年的运营及维护期限,预计这份合同还能为韩国企业额外带来价值大约200亿美元的合同。
除韩国电力公社外,包括韩国现代建设公司和三星公司在内的另5家韩国公司与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日本东芝公司参与这笔交易。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专家表示,这次由韩国国有企业韩国电力公社主导的企业联盟,如果没有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参与,恐怕也难以完成合同。
技术始于美援助
最初只能打打杂
中山大学韩国研究所的副所长魏志江教授告诉记者,韩国的核计划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6年2月,韩国同美国签署了《韩美原子能协定》,就和平利用核能方面进行合作。
上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帮助下,韩国在古里建成了第一座核反应堆。魏志江教授说,1971年在古里建设第一和第二座核电站时,从设计到启动试验等全部过程,韩国都交由美国西屋电气公司负责。韩国国内企业只能做有关建设员工住宅、搬运沙子和碎石的外围工作。
但从在古里建设第三和第四座核电站开始,韩国将工程分为核反应堆、蒸汽发生机、涡轮和发电机、土木工程、综合设计等部分,通过让国内企业参与的方式逐步熟悉技术。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核技术专家朱培博士总结说,韩国的核电发展过程大致为:20世纪70年代的交钥匙工程;80年代的外方总包、国内分包、技术转让;90年代的国内总包、国外分包、技术转让;21世纪初的自主技术开发与进步阶段。
现在,韩国从核电站的设计到建设,整个领域的技术自立度达到95%,共有20座核电站全部是按照自己的核技术建造。
成第四大出口产业
中国成其公关对象
韩国决心大力发展核电,不仅是为满足国内能源需求,也是为了要在国际市场上一显身手。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到2030年,有30个国家计划建造约300个核电站,世界核电市场规模超过700万亿韩元。
据韩国水利原子能公司估算,一座标准核电站的建造费用至少为6万亿韩元,纯利润率超过10%,相当于韩国出口32万台索纳塔轿车或40艘30万吨级油轮。韩国政府的目标是在未来世界核能发电市场中,韩国能占10%的份额。
目前,韩国政府正积极帮助企业进行“外交公关”,并将约旦、土耳其和中国作为核电出口的主要“公关对象”。韩国希望将核电出口发展成继半导体、造船、汽车之后的又一大出口产业。据报道,继在阿联酋中标400亿美元核电项目后,韩国政府正努力争取在土耳其和约旦核电招标中赢得先机。
朱培博士表示,在全球面对气候变化严峻挑战的今天,核电必然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发展目标。我国的核电规划是在2020年以前将新建27座反应堆。他告诉记者,不仅是韩国,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核电技术出口国都把中国当作了主要争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