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浙江千亿建设风电产业 设备企业以投资换市场
  • 点击数:645     发布时间:2010-06-26 10:52:00
  • 分享到:
浙江省虽然是经济大省但能源却相对匮乏。一次能源自给率不足5%,能源基本依靠省外输入。我们认为,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浙江省能源发展将面临“保供给、调结构”的双重压力。
关键词:

    风电设备市场需求高达3000亿元

    调查得知,浙江省虽然是经济大省但能源却相对匮乏。一次能源自给率不足5%,能源基本依靠省外输入。我们认为,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浙江省能源发展将面临“保供给、调结构”的双重压力。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最现实的选择。而风电因其占地少,投资期相对核电较短,当地可利用资源较充沛,在众多新能源中脱颖而出。

    浙江发改委能源局电力新能源处负责人说,到 2020年浙江陆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将达8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400万千瓦,风电直接投资有望超过千亿元,以此带动风电设备市场需求高达 3000亿元,成为浙江电力新能源的主要突破口。

    根据规划,预计到2010年,浙江全省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万千瓦,是2005年的近10倍。与此同时,浙江还将逐步开发五大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东方早报)

    苍南“起风”

    在苍南矾山镇,有两大项目被全国关注,一个是鹤顶山发电场,是全国四大风力发电场之一;另一个是“世界矾都”,这里的明矾矿储量占世界的60%。

    作为新能源代表,鹤顶山风电场创建于 1998年,至今已有28台风力发电机组。该电场工程师孟峰说,由于高山风力丰富,在20%的时间里,该电场能保持满负荷生产。去年,该电场发电量为 2000多万千瓦时,按入网电价0.61元计算,营业收入为1200多万元。

    一直分管电力的苍南县发改局前期办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卢成标说,鹤顶山电场总投资两三亿元,由于当时采用德国风电设备,致使造价成本上升等因素,该电场发电成本为1.2元/千瓦时,高出现在风电成本价0.5元/千瓦时左右。

    卢成标说,随着风电技术成熟、设备成本下降,风电已成为最具规模化发展的清洁能源,是新一轮电力能源开发的重点之一。

    今年4月,位于苍南霞关风电场建成营运,共安装18台78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总投资14亿元,投资方为温州能源投资公司。据介绍,霞关风电场预计年发电量为2630万千瓦时,全部并入温州市电网。由于采用国产设备等,该电场成本已下降至0.7元/千瓦时左右,离入网电价只差0.1元/千瓦时。

    卢成标说,霞关风电场马上就要进入二期开发,“形成规模后,可以减低发电成本”。

   卢成标说,苍南可开发风能总装机容量约80 万千瓦,总投资100亿元左右,是温州风电资源的主要区块之一。“我们希望把项目纳入国家风电规划,加快苍南风电资源的开发。”

    卢成标说,与西北、北方风力资源丰富相比,浙江陆上风电“相对比较贫乏”,今后苍南风电主要将往海上转移。“因受自然条件影响,风电只是苍南电力的重要补充,所占电量不可能很大。”今后苍南要以核电、风电为切入点,打造 “浙南能源基地”。

    目前,温州市风电规划已编制完成。“风电还是棵幼苗,目前处在扶持发展阶段。”卢成标说,温州风电处于四类资源区,目前成本价在0.7元/千瓦时左右,高出上网电价0.61元/千瓦时。在“以电补电”思路下,风电差价部分由国家、省市进行补贴,能保证风场维持运营甚至实现微利。

    浙江千亿风投

    事实上,近两年苍南风电项目纷纷上马,与庞大的浙江风电产业有着直接关系。

    浙江省能源利用状况白皮书显示,浙江海岸线总长约6500公里,风能开发利用具有较好的前景,全省大多数海岛平均风速在5米/秒以上,年平均有效风速时数约6000小时以上。少数沿海地区高山顶上的有效风速时数也在6000小时以上,近大陆或面积较大岛屿有效风速时数,约占全年时数的50%-60%。

    一位不愿具名的浙江省发改委能源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说,规划至2020年,浙江省陆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将达80万千瓦。截至2009年底,浙江已建成临海括苍山、苍南鹤顶山、岱山衢山风电场一期、大陈岛等8个风电场,总装机规模近20万千瓦。目前,浙江省已建、在建风电总装机容量为28.56万千瓦。

    “陆上风电资源比较有限,海上风电将是浙江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该负责人说。

    据该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浙江已编制完成海上风电相关规划,正通过省政府向国家发改委报批,预计总装机容量1490万千瓦。他说,按照相关研究测算,到2020年浙江风电产能可达 400万千瓦,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到2030年达到600万千瓦,装机容量1500万千瓦。

    该负责人说,一份最近的研究规划显示,按照海上风场分布特点,浙江将其划分为杭州湾海域、舟山东部海域、宁波象山海域、台州海域以及温州海域5个百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杭州湾、舟山等浙江北部沿海地区,因沿线浅海较多、台风较少等自然因素,率先开发海上风电项目的可行性要比温州、台州好。”

“目前浙江海上风电尚属空白,预计今后10 年内,浙江海上风电将出现爆发式增长。”该负责人说,在海上风电的带动下,预计到2020年,浙江风电占总电量比例将上升至1%-2%,2030年将达 5%左右,而现在仅为0.2%-0.3%。

    上述浙江省发改委能源局负责人表示,浙江省重点开发海上风电同时,带动一批新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快速成长。

    该负责人说,按照目前测算来看,海上风电建设投资为2万元/千瓦左右,预计今后10年内,浙江海上风电投资额在800亿-1000亿元之间,其中设备和基建的比重各占大半。按照设备直接投资带动系数4倍计算,带来风电设备制造业企业近2000亿元左右的产业规模;同时,按基建直接投资带动系数3倍计算,还会带动相关产业1500亿元左右。

    民企:以投资换市场

    浙江乃至全国的巨大风电投资,引发众多企业纷纷上马风电设备制造,一些地方政府也有意引导扶持。

    去年3月,温州乐清市风机产业化项目建设协调小组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当地风电装备基地的定位以及具体问题,推进风机配套生产产业集群,打造全国名列前茅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目前,有华仪电气、钻宝等风机整机制造企业,慎江阀门、鸿宝电气、乐清玻璃钢厂等关键部件生产企业。

    面对风电产业的红火景象,发电企业、行业专家则颇为冷静。

    作为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企业,龙源风电一份最新内部文件说,鉴于国内风电设备“鱼目混杂”,要求公司人员把好风电设备的质量关。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说,目前国内多数风电设备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产品 “搭配组合”式比较明显,存在一定的安全质量隐患。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近几年一些风电设备制造的民营企业,纷纷进军风力发电项目。

    “圈电场是假,卖风机是真。”卢成标说。风电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一般民营企业难以承受煎熬,“以投资换市场”才是他们的另类生存方式。据了解,目前风电开发企业多为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国家、省、市国有企业。

    5月7日,华仪电气与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分别将持有的内蒙古三胜风电有限公司90%的股权转让给后者,转让价格1620万元。本次转让后,华仪电气仍持有项目10%的股权。据悉,三胜风电发端于2009年4月,当时规划总投资在4.5亿元左右,计划安装1.5万千瓦的风力发电机33台。

    华仪电气证券代表说,股权转让时,三胜风电处在前期开发阶段,公司投资不大。股权转让后,该风电场将使用华仪电气66台1.5万千瓦的风电机组。

    据了解,目前华仪电气拥有开发权的风场有5 家,合计装机容量达到2049.5万千瓦。去年7月,华仪电气做出了两项投资决策——拟投资10亿元在东营市设立风机设备制造基地,投资约100亿元开发正蓝旗北围子风力发电项目及正蓝旗宝绍岱扎鲁特风力发电项目。

    据介绍,这种以 “资源换市场”是一些民企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主要策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