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下旬,核电领域传出了一连串好消息。先是22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视察田湾核电站,强调“核电是我国大力发展的新能源”。接着,在南非总统祖马访华期间,中国核工业集团与南非方面商讨在南非建设核电厂事宜,会谈内容涉及向南非转移核技术,这意味着中国核电将进军国际市场。几乎与此同时,云南省传出构建“云电南输”核电策略。各地政府争相上马核电站的新闻在这两年可谓此起彼伏,因为这符合发展新能源的大方向。根据《新能源振兴规划草案》,到2020年核电规划装机容量将达到86GW,相当于目前核电装机容量近10倍。诸多迹象表明,核电开始步入高速成长期,在产业政策的强劲推动下,未来10年将产生总量达1万亿的巨大核电蛋糕。门槛颇高的核电设备公司,将尽情分享这一大生意。
万亿核电蛋糕很明确 核电设备公司最有“口福”
郭晨凯制图
从节能减排、政策支持和铀燃料保障三个方面看,目前核电大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特别是国家政策性的核电装机容量目标铸就了核电未来增长的高度确定性,核电作为一种发电效率高,无碳排的清洁能源,未来十年将步入高度增长期,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加强。这是昨日国金证券“2010新能源策略会”上多位分析师、行业专家及上市公司达成的共识。
昨日,国金证券新能源与电力设备行业研究员邢志刚在演讲中认为,根据《新能源振兴规划草案》,到2020年核电规划装机容量将达到86GW,接近90GW,而目前中国投产核电站共6座,总共装机容量仅8.9GW,目前大多核电站都处于规划和在建过程中。政策性的装机目标将造就未来10年1万亿之巨的核电蛋糕,核电开始步入高速成长期。其中,核电设备投资约占其中的60%,达到6000亿左右,产业链中市场容量大,技术难度高的子行业将成为核电设备巨大市场的最大受益者。详细
减排压力倒逼 未来10年中国核电装机至少增7倍
在中国努力发展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依赖的漫长征程中,核电显然将扮演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为了兑现哥本哈根大会前的承诺,中国非化石能源占比到2020年要达到15%。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要发展三类非化石能源,即核电、水电以及非水能的其他非化石能源,后者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这其中,核电需要贡献4%-6%的占比。”一位参与能源“十二五”规划(草案)前期讨论的发改委能源所高层对本报记者说。
他表示,据初步测算,如要在2020年完成非化石能源比例达15%的目标,核电规模至少达到7500万千瓦以上。而目前国内的核电装机只有900万千瓦,未来有高达7到8倍的增长空间。详细
挖掘“核电热”中真正受益股
要研究核电类股票,应了解目前核电行业的真实状况,不能只看国家规划,要看国家规划的执行力度以及各个区域之间的利益均衡,从而寻找真正可以从“核电热”中受益的公司。
中国的核电格局是三巨头三足鼎立: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核总)、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广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国家核电),除了国家核电比较稚嫩以外,中核总是在国资委网站上一直排名前三的央企,中广核是地处深圳的老牌核电企业,曾经创造了核电历史上无数的第一,国家核电刚起步,还没有自己能发电的核电站,实力稍弱,但后劲也不可小觑。
宏观上看,目前就是中核总和中广核在全国布点加速建设核电站,国家核电的三门和海阳电站也将很快建成,但很多地方都在抢核电项目。详细
高增长苗头初显 机构增持三核电股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从节能减排、政策支持还是铀燃料保障等角度,我国核电大发展的条件已日趋成熟,核电也将成为继风电之后新能源领域的下一个增长动力。在此良好预期之下,一向嗅觉敏锐的机构投资者则已预先“埋伏”在与核电产业密切相关的上市公司中,以期分享核电市场快速发展的成果。
东方电气:
机构一致看好核电业务
国内发电设备龙头东方电气2010年半年报昨日出炉,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69.11亿元,创造净利润10.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16%。从营收构成来看,火电业务仍是公司整体营收的“主力军”,所贡献营收(103.02亿)占整体比重逾六成。而与此同时,核电业务对公司营收带来的积极影响也日渐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