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人员
德国倍福全球风电业务经理 Dirk Kordtomeikel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自动化产品市场经理 孙林宝
中国风电大有可为
目前,我国风电已基本实现与世界风电同步发展。“十一五”期间,快速发展的中国风电市场已经连续4年实现翻番增长。2005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为127万千瓦,到2009年底,已达到约2500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二位,仅2009年新增装机容量就超过1300万千瓦,第一次成为当年风机新增装机最多的国家。2010年年中,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更超过3000万千瓦,提前10年完成此前规划的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的目标。
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现状
Dirk Kordtomeikel:中国已显示出其在风电行业强大的生产能力。几年前,中国在风电市场占据的份额只是很小一部分。而今天,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它的发展是我见过的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客户的需求非常明确,所有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必须以最快速度供货,风机生产商也尽最大的能力进入国际市场。与此相对的,技术、质量和可靠性等各方面的问题也显得非常重要。现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供应需求非常高,风能取代现有能源供应还不可能。但鉴于中国风电产业如此惊人的增长率,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孙林宝:近年来,风电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新锐,世界各国都在加强风电产业的投入力度。我国风能储量大、分布面广,风力发电产业迅速发展,成为继欧洲、美国和印度之后的全球风力发电主要市场之一。目前已取得新增装机容量跃居世界第一,总装机容量世界第二的骄人成绩。
风电行业面临哪些挑战?对自动化技术提出了哪些新的需求?
孙林宝:现在越来越多的风机厂商开始涉足海上大功率风电研发与生产,而海上风电有如下特点:不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对环境影响小、风速更高、风能资源更为丰富、运输和吊装条件优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更大、年利用小时数更高。
同时对自动化器件本身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器件的耐低温性能要求更高;控制策略将产生变化,长期盐雾环境将会导致电化学腐蚀,要求元器件必须通过GL认证。而大功率海上风电由于自身成本及维护成本的急剧提高,对控制系统的诊断特性、SCADA系统的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远程维护的需求应运而生,像工业MODEM、防火墙/路由器等以前在IT领域耳熟能详的技术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Dirk Kordtomeikel: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就是“绿色电网”。中国风电市场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其它国家风电市场的发展,我相信,只要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一定能够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一支生力军。
风电领域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Dirk Kordtomeikel:自倍福公司成立以来,我们的自动化新技术理念正朝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例如,HMI、PLC 和运动控制功能集成在一台工业 PC 上,而这已经成为现代自动化领域的标准。我们也力促风电业务向着同一发展方向迈进。现在,您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情景:一台风机上会使用大量不同的专业控制设备和测量设备。借助我们的 EtherCAT 现场总线系统、专用的 I/O 端子模块、XFC 技术和功能强大的工业 PC,我们可以将所有这些功能都集成在自动化新技术中。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将安全链、状态监测、制动控制、航灯控制以及 HMI 集成在同一个控制平台上。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加大力度为实现这些发展目标而努力,使得风机的电气系统变得更加简单易行、功能更加强大且更加经济高效。
孙林宝:由于风电领域自动化技术集成了控制技术、软件技术、安全技术、光纤技术、总线技术、SCADA技术、远程维护等众多技术,对工业应用相关的IT技术有深厚理解,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生产竞争力、成本优势、技术服务能力的企业将能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