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自主创新 跨越发展——中国“十一五”科技发展综述
  • 作者:余晓洁
  • 点击数:1033     发布时间:2011-05-11 20:53:00
  • 分享到:
关键词:

               

    “神舟七号”返回舱、“嫦娥三号”着陆器、世界上算得最快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标志着高端集成电路制造装备突破性进展的65纳米刻蚀机……两会间亮相北京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折射出五年来我国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

    “十一五”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第一个五年。坚持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界在党和国家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支撑了一批新兴产业、培养了一批领军人才。

    科技投入年均递增20%,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

    “十一五”期间,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深入人心。
五年来,全社会科技投入大幅增加。2010年我国科研经费总额达到6980亿元,是2005年的2.8倍,由2005年的全球第6位上升至第3位。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速20%以上。

    同时,中央和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更趋合理,比例约为1:1。基础研究投入稳定增长,2010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经费30亿元,为2005年的5倍;国家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经费30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达103亿元,为2005年的4倍。

    “2010年,我国从事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活动人数达到255万人年,超过全球总量的五分之一;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5700万人,居世界第一,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资源保障。”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说。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自主创新之源。“十一五”期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科技舞台取得多个“首次”或“第一”,部分领域比肩国际前沿。基础研究领域,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量子纠缠交换,新型铁基超导材料将我国凝聚态物理学研究推向了世界最前沿;在世界上第一次获得完全由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制备的活体小鼠。

    前沿技术研究领域,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相继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十一五”,诸多的中国科技壮举令世界瞩目。“十二五”,更多的中国科技梦想将实现。

    重大专项:“大兵团作战”催生更多“中国创造”

    12英寸65纳米刻蚀机在5个亚洲客户芯片生产线投入使用。

    在TD-SCDMA基础上,研发出TD-LTE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技术标准提案入选国际电信联盟后选标准。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