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8月2日
本报记者 王祥明报道
7月27日,广东召开省部产学研合作五周年总结大会。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作省部产学研合作五周年工作报告,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朱小丹主持会议,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宣读了关于表彰“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及“优秀企业科技特派员”的决定。
5年来,全国共有310所高校、331个科研机构的1万多名专家教授在广东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企业组织实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总计1200多项,年均增长43%,5年累计新增产值7000多亿元,项目新增产值年均增速高达94%,其中2009年新增产值比2005年增长了13倍;实现利税1107亿元,专利15878件,为企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7.4万人。同时,构建了以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为点、以建设产学研创新联盟为线、以建立产学研结合区域示范基地为面,“点线面”有机结合的推进体系。如今,省部院产学研结合已经成为广东省服务国家创新战略目标、建设创新型广东的重大战略举措。
万钢对5年来省部产学研合作取得的积极成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省部产学研合作成功探索出一条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模式,对促进广东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全国产学研结合工作全面推进产生了积极、现实而长远的影响。
万钢表示,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化管理改革,统筹科技资源,进一步加大对省部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力度。一是支持广东省企业自主创新;二是进一步密切省部合作,促进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三是支持广东省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四是支持广东省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在政策环境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汪洋表示,无论从建立自主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还是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创广东省发展新优势来看,大力推进省部院产学研合作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服务国家战略目标看,省部院产学研合作担负着共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新路子、新机制的历史重任。从广东省的科学发展要求看,省部院产学研合作是促进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从实际成效看,省部院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已成品牌,增强了继续深化合作的信心和决心。因此,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推进省部院产学研合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汪洋强调,要加强领导、加强沟通、加强宣传,加快形成有利于深化省部院产学研合作的良好环境,尤其要突出重点,把推动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一是要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努力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等若干领域取得突破,尽快形成具有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二是要大力支持传统产业自主创新,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革新,改造提升传统工艺、传统产品,使现有产业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攀升到高端环节,让传统产业重新焕发活力。三是要抓紧抓好高层次创新平台和创新联盟的建设,面向全球为广东省配置创新人才,形成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推动广东省产生创新“大家”。
汪洋强调,要完善和创新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自主创新的活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动科技人员深入企业一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立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投入机制,引导银行贷款、保险、风投等金融资本支持产学研合作,努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带动、社会金融资本相结合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加快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机制,进一步释放产学研合作的活力;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高校培养大师级人物和领军人才的机制,形成新的高校科研评价制度和科技组织机制,切实提高广东省高校、科研院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黄华华在报告中全面总结了省部产学研合作5年来的做法和经验。他表示,下一步,广东省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核心,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合力推动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服务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二是着力优化产学研创新资源布局;三是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四是积极推动产学研国际化合作进程;五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保障体系建设。
周济指出,中国工程院将围绕广东省发展中的重大创新需求,充分发挥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的作用,整合优势创新资源,广泛联合科技界、教育界和产业界的力量,大力支撑广东省的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中国工程院院士群体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重大工程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咨询和评议服务;积极推动广东省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更好地发挥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广东省发现和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做出贡献。
陈希表示,高校要把促进产学研结合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学校管理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大力推动高校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使高校的发展更加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娄勤俭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引导和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重大专项、质量品牌提升、中小企业创新等方面,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不断探索产学研应用结合的新机制、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