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的消息,2006年国家将继续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2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1654亿元。
发改委表示,12项重点工程的确立遵循四个原则,即符合国家合理控制投资总规模、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的有关精神;紧紧围绕到2010年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要求,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出发,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这12项重点工程具体是:太原―中卫(银川)铁路工程;西部公路建设(含贵州都匀―新寨、宁夏中宁―盐池、新疆赛里木湖―果子沟);西部支线机场建设,包括榆林、赤峰机场迁建,河池、腾冲、康定机场新建;西部地区重点煤矿工程,含内蒙古胜利一号露天煤矿和宁夏梅花井煤矿;西部水电站建设,含向家坝、糯扎渡、景洪水电站建设;云南青山嘴水库工程;退耕还林配套基本口粮田建设;四川80万吨乙烯工程;新疆罗布泊120万吨钾肥工程;内蒙古40万吨氧化铝工程;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项目,含陕西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重庆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西部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含农村寄宿制学校,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省级化学中毒、核辐射救治基地建设等。
据了解,西部开发以来,国家每年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从2000年至2005年底,西部开发累计开工了包括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在内的重点工程70项,投资总规模近1万亿元。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对于改变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加快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发改委指出,虽然国家每年用于西部建设的资金比重未减,但由于国债建设资金减少发行,绝对量已明显减少,重点建设资金需求大与投资供给来源缺乏的矛盾日渐突出。总体来说,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因此做好西部地区开发工作任重道远。今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将从政策措施、资金投入、产业布局等方面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抓紧建立西部大开发长期稳定建设资金渠道,增加政府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西部大开发建设资金,力争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信息来源:中国工控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