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国家高新区积极行动 对接新时期火炬工作重点
  • 点击数:1078     发布时间:2011-08-18 11:13:00
  • 分享到:
关键词: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8月1日   
  
                       
                              本报记者 张伟 纪爱玲 郭涛报道

    近日,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作为国家高新区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提升城市功能,努力形成创新驱动的内生增长模式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方式”。《指导意见》明确了国家高新区在新时期的战略任务,对推动国家高新区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记者在对高新区的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各国家高新区正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积极梳理发展思路,出台新举措,努力提升发展水平。

    创新发展战略提升

    在提升国家高新区发展水平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开展“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进一步深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特色园区的建设工作。

    深圳高新区: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跃升

    深圳高新区负责人认为,《指导意见》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在高新技术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竞争格局不断变革的关键时期出台的,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推进科技与经济持续结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国家高新区全面提升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指导意见》最核心的内容“一个行动、两项工程”为国家高新区在新时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建设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

    认真学习研究《指导意见》的有关精神后,深圳高新区提出,将紧扣“一个行动、两项工程”的重点工作,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中心工作,重点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的现代产业体系、社会发展科技服务体系、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当前,深圳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自主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高新区肩负重要使命,将以实施“一个行动、两项工程”为发展契机,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升级。

    深圳高新区负责人表示,认真实施“一个行动、两项工程”,才能加快国家级创新资源在深圳高新区布局,承担国家重大创新任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点;认真实施“一个行动、两项工程”,才能加快各类高层次尖端人才在深圳高新区集聚,实现对各种国家级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突破;认真实施“一个行动、两项工程”,才能使深圳高新区在愈发激烈的国际、区域和城市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先行者和维护国家产业经济安全的先锋园区;认真实施“一个行动、两项工程”,才能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继续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认真实施“一个行动、两项工程”,才能突破深圳高新区在土地、资源、人才、环境等方面的瓶颈约束和严峻挑战,切实以科技、智力、创新等软实力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全领域的创新发展。

    深圳高新区负责人表示,新的历史时期,深圳高新区将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为契机,发扬特区创新创业、内生成长的敢闯精神,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在优势突出的关键领域及产业链高端环节,研究制定领先战略及聚焦政策,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标杆,把深圳高新区建设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增长极、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核心区、机制体制先导区、新型高科技园示范区”。

    无锡高新区:全面实施科技“八八八”创新工程

    近日,无锡高新区根据《指导意见》的精神,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园区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及保障措施。

    无锡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围绕《指导意见》的核心内容“一个行动、两项工程”,无锡高新区希望通过5年努力,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的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无锡高新区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地位显著提高,形成产业技术竞争优势和学科优势明显、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突出、经济社会促进能力广泛的国内重要科技中心;实现科技强区创新目标,将无锡高新区建成国内领先、具有世界影响力、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国际化、创新型、服务型科技新城;建成开放性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要素高度富集,创新载体、平台和网络高度发达,创新创业活跃,创新经济成分多样化,创新的经济价值表现突出,在光伏、集成电路、软件动漫和文化创意等产业形成1-2个在经济规模和技术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为实现这一目标,“十二五”期间,无锡高新区将全面实施科技“八八八”创新工程,即以科技创新“八大目标”为导向,重点落实好园区科技“八大创新推进工程”,积极发展以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八大高新产业”。据悉,“八大创新推进工程”是指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技术产业推进工程,加速推进专业科技园区建设工程,加速创新创业人才聚集推进工程,“政产学研合作”深度推进工程,科技金融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知识产权、品牌与标准化战略推进工程,深化国际合作与加快国际技术转移推进工程。

    为更好地实施“八八八”创新工程,无锡高新区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加强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与保护,形成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以人为本,加快引进培养一批领军型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加快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完善和发展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机构支撑体系等。

    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
  
    在建设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将根据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需求和产业基础,加强创新型产业集群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实现科学布局和有序发展。要以国家高新区为主要载体,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成都高新区: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提档升级”

    “《指导意见》强调要以国家高新区为主要载体,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对成都高新区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政策信号。”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表示。

    2003年,全球最大的芯片生产商英特尔落户成都,迅速产生“蝴蝶效应”。紧跟英特尔的脚步,目前成都高新区已聚集了德州仪器、微软、联想、戴尔、友尼森、摩托罗拉、爱立信、菲尼克斯、美国芯源、达尔科技、安捷伦、诺基亚、阿尔卡特、华为、富士通、飞思卡尔、凌成等中外电子信息产业巨头,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公司超过100家。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产业环境,成都高新区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高新区一同成为首批3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示范基地。

     为了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制高点,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在做大做强现有三大主导产业、七大特色产业集群基础上,紧紧把握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智能终端等发展机遇,重点扶持数字新媒体、航空电子、电子商务、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尤其是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形成强势。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形成了集成电路、软件及服务外包、光电显示、通信等7个特色产业集群。截至2010年年底,成都高新区已拥有2条8英寸晶圆制造生产线、5家封装测试企业、近100家集成电路企业,仅集成电路产业总投资就超过30亿美元。一个由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配套项目组成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今年,成都高新区将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全力引进12英寸晶圆生产线等高含金量、带动性强的产业化项目,提高产能和技术水准,同时在基地产业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等领域加速规划建设,推动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提档升级”。

    保定高新区:全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

    “《指导意见》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作为国家高新区的重要任务,更加坚定了保定高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打造‘中国电谷’的信心。”保定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金博表示。

    保定高新区自1992年成立以来,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及产业特色,选择了以新能源产业为主攻方向的发展道路,目前已结出累累硕果。自2000年开始培育新能源产业,2006年首次在香港推出“中国电谷”概念以来,保定高新区始终沿着新能源产业方向前进,连续创造出包括“中国第一座太阳能光伏电站与五星级酒店一体化建筑、中国第一块240千克太阳能电池硅锭”等多项“中国第一”,已成为中国产业聚集度最高、产业链条最完整、创新能力最突出、产业定位最明晰的新能源产业园区。

    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保定高新区积极营造有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环境:园区2010年投入研发经费超过10亿元,目前拥有国家光伏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及设备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实验室和24家省级以上研发中心;积极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2010年扶持企业创新资金超过3亿元;在人才引进、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提供强力支撑,吸引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业、就业,提升园区整体创新能力。2010年,保定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80亿元,增长30.7%;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分别较“十五”末提高4.68和4.05倍。

    “‘十二五’期间,保定高新区将紧紧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以建设‘千亿园区’为目标,继续保持和扩大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孙金博表示,“十二五”期间,保定高新区将全面打造以光伏、风力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聚集高地、人才集聚高地和创新要素聚集高地。力争到“十二五”末,园区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30%左右,总收入达到266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700亿元。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