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韩启德在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指出现在的科技奖励名目过多
  • 点击数:758     发布时间:2011-10-19 17:58:00
  • 分享到:
关键词:

   http://www.stdaily.com 2011年09月22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贾婧 刘莉

    本报天津9月21日电 (记者贾婧 刘莉)“青蒿素的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但仅仅由于难以确定成果归宿而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其中折射出的不少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今天举行的第13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提出,科技奖励要强调经过时间沉淀和考验,而拒绝授予既没有原始理论创新,又还没有证明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所谓中间成果。

    近年来,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得到蓬勃发展的同时,有不少做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科技发展的需要。对此现象,韩启德表示,现在的奖励名目过多,但是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术浮躁之风。应该减少各级政府设立的奖项,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主体作用,完善科技奖励机制,精心培育学术团体的优秀奖励品牌。

    韩启德强调,科技奖励本身就是一件严肃、艰巨的科学任务,必须遵循科学规律,让科学精神回归科学奖励,真正激活科技奖励机制。

    对于学术评价制度的完善,韩启德表示,“学术评价不能简单采用像记工分那样的方法,而要以质量为准”。

    如何评定质量?这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困难的问题。韩启德说,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避免采用单一标准,前沿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不同领域和学科,乃至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地区的评判标准,都应该有所差别。同时,质量的评定需要专家花更大的功夫,需要更加公开透明,在重大成果和重大项目评定的时候,是否采用专家实名制,值得考虑。当然,质量的衡量也有赖于评定专家的学术鉴赏力,这就要求我们拥有更多一流水平的同行专家。

    “学术的发展以及学术公平公正的维护,还需要健康的学术批评,学术批评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韩启德表示,除了要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外,还需要强调学术的延续性,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各方共同努力,培育我国风清气正的学术批评的风气和土壤。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