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有助于研究光梳产生过程的物理学原理
  • 点击数:771     发布时间:2011-11-24 13:02:00
  • 分享到:
关键词:

   http://www.stdaily.com 2011年10月24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刘霞

   本报讯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普渡大学和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科学家携手研制出了一块能将连续激光转变为大量超短脉冲的微环高频设备,这块设备小巧到能安装在一块计算机芯片上,有望应用于高级传感器、通讯系统和实验室设备中。

   他们研制出的这块“微环谐振器”宽约80微米(与人的一根头发丝差不多),由氮化硅(可与电子设备内广泛使用的硅材料兼容)构建而成。

  普渡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的教授安德鲁•维尼解释道,连续波激光器——单频激光器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激光器,可发出强度始终不变的激光,其发出的红外光通过一根光纤进入芯片,随后被波导引导入该微环设备中,并被转化为包含多种频率的高频脉冲,其频率范围为每秒数千亿次。这些不同频率的高频脉冲被称为“梳状线”,因为当它们出现在一个图形中时,就像梳子上的梳齿。

  维尼表示,这种微环光梳生成器可与能产生多个频率和短脉冲的锁模激光器相媲美,不过,微环设备的优势在于它非常小巧。
 
   激光在微环内会遇到“非线性交互作用”,产生新频率的光梳,并可通过另一条光纤从该设备中发射而出。科学家们表示:“对于光梳的产生来说,这种非线性非常关键。利用非线性,我们能获得拥有很多频率的光梳,其中包括起源光的频率,其余则是微环中产生的新的频率。”

  科学家们希望,能通过精确控制得到光梳的频率,制造出可有效探测有害物质或污染物的高级光学传感器、用于实验室研究的超灵敏分光镜以及基于光子学的能传递大量信息的通讯系统,这样的光学系统不仅能传递更高质量的信息,也可以增加其带宽。另外,这种光梳技术也可用于新一代高带宽电子信号中,在无线通讯和雷达领域找到用武之地。

   尽管此前已有其他科研团队演示过这种光梳生成技术,但最新研究首次使用“光任意波形技术”对这些频率进行了处理。维尼是“光任意波形技术”领域的领先者。科学家们能控制每个光谱线(光谱镊制机或分光计在焦平面上捕捉到的狭长状图形)的波幅和相位,从而了解到存在两类光梳——“高相干”和“部分相干”,为研究这一过程的物理学原理开辟了新方向。

  科学家们表示,接下来,他们希望能提取单个光梳线的相位,从而为研究光梳产生过程的物理学原理提供线索,此外也希望制造出可商用的有正确频率的设备。(刘霞)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