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淑华报道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10月17日
到2012年,中关村现代服务业收入规模达到1.4万亿元,培育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特色明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知名品牌和企业;到2015年,中关村现代服务业收入规模达到2.4万亿元,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和集团企业……这是《中关村现代服务业试点方案》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代服务业试点规划的发展蓝图。如今,中关村正在实现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作为我国智力资源最密集、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中关村在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领域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聚集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新时期,中关村现代服务业将迈入高端化、跨越化、集聚化的发展阶段,并将进一步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现代服务业集群基本形成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关村现代服务业总收入为9410.4亿元,同比增长25.7%,占中关村总收入比重59%。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关村已经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业态最为丰富的现代服务业集群。
目前,中关村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已经形成,总部经济特征和高端产业集群效应明显,服务业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中关村在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产业领域聚集了一批领军企业,初步形成了集聚发展的特征。
中关村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在全国具有优势地位,软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链完善程度在国内领先。2010年,中关村信息服务业总收入为2723.8亿元,占北京市的77%。国家规划布局内的240家重点软件企业有53家位于中关村,其中红旗Linux操作系统在国产操作系统中占有最高市场份额,百度的中文搜索引擎占据了64%的市场份额,新浪、搜狐是国内两大门户网站,用友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管理软件供应商,神州数码在国内制造业ERP领域位居第一。
在研发设计产业方面,中关村独具优势。中关村凭借独一无二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承接全球分解出来的研发设计环节,在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合同能源管理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中关村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了科技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中关村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集群发展的特征,形成了8个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在创意设计、动漫网游、数字出版、数字音视频等细分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在专业技术服务方面,中关村聚集了一批从事专业技术服务的领军企业。谱尼测试在食品药品、环境、化学材料方面的检测报告已经得到62个国家和地区互认,形成了覆盖全球的国际化检测网络;恩菲工程是我国最大的专业从事矿山、有色冶金等工程设计和管理的机构之一。
创新环境造就产业沃土
能孕育如此规模庞大、业态丰富的现代服务业集群,与中关村独特的创新环境不无关系。
中关村科技智力资源丰富,高校、科研院所密集。仅中关村核心区就有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全日制普通高校32所,其中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19所,领先于国内同类地区。
目前,中关村核心区有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院所206所,其中国家级科研院所171所、市级科研院所35所。国家级重点研究机构的总部大多在此,支撑着我国自主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